白马书院

繁体版 简体版
白马书院 > 大明天子朱祁镇 > 第114章完结

第114章完结

徐有贞与石亨、曹吉祥不同。~鸿¢特?暁¢税?旺\ *追¢醉~辛,璋/洁!他骨子里还是一个儒士,虽然同时也是一个权势极强的冒险家。他与石亨、曹吉祥只知道利欲熏心地捞官捞钱有别,他甚至极为鄙视他们的这些行径,也在英宗面前略有微词。他怀着极强的信念,一心一意巩固自己的地位,企图成为名标青史的一代贤相。当他发现英宗对石亨、曹吉祥的贪得无厌表示厌烦时,也就及时反戈一击向皇上密奏他们的贪腐横暴行为。借此来撇清自己,表示自己不是他们那一路人。

英宗复位的第一年,石亨、曹吉祥的势焰正盛。尽管他们倚仗权势干了不少祸国殃民的坏事,但没有人敢于举劾他们。就在这时,朝中偏偏出了一个敢于捋虎须的人。

年轻的监察御史杨瑄是景泰五年的进士,性格刚直,崇尚气节。景帝病重时,群臣请复立沂王朱见深为太子,景帝不允。他与另外两名御史钱琎、樊英相约一同上疏力争。因“夺门之变”骤起而作罢。

五月间,杨瑄奉命在京畿各县烙印马匹。·墈`书\屋. !无.错`内?容,明朝为了对付蒙古人需建立强大的骑兵部队,从洪武朝起就设太仆寺专管马政。除了在北平、辽东、江西、甘肃、陕西设苑马寺喂养,还鼓励京畿各县农民养马。北方人户五丁养一匹,免其田租之半。每三年一次由太仆寺官员在御史的监督下烙印马匹,将新生的马驹逐一验看,健壮、毛色好的烙上印记养在农户充军马,淘汰下来的准许农户变卖或自用。

杨瑄在京畿烙马,到了河间郡,有乡民拦道告状,称石亨、曹吉祥的家人恃势占夺他们的农田草场,官府不敢干预。杨瑄经过勘查取证属实,回京之后即向英宗皇帝报告,罗列石亨、曹吉祥恃宠专权的许多事例,请皇上给予制约。

英宗看过杨瑄的奏章,又召阁臣徐有贞、李贤阅看。

他俩都说:“这位御史所言公正,不避权贵,陛下宜从其请。”

英宗慨叹道:“畿内百姓衣食艰难,朕寝食难安。大臣们难道不能体谅朕的心情?此臣敢言如此,实属难得,真御史也!”

于是英宗命户部移文着当地按察使复勘,查明真相上奏。?E-Z?暁-税_枉^ +勉?废+粤!渎·还让吏部把杨瑄的名字记下,以备提拔使用。

石亨、曹吉祥倚仗“夺门”的功劳,权倾朝堂,招权纳贿,气焰嚣张。朝廷的监察御史和给事中们早已看不惯了。但石亨、曹吉祥得到皇上的宠幸,集军政大权于一身。言官们也不敢轻易举劾他们,唯恐一招不慎,反受其害。可是看到杨瑄被皇上赞誉为“真御史”,言官们受到了鼓舞,认为可能皇上已对石亨、曹吉祥二人失去了信任。

恰好那天夜里,天空中出现了彗星,见于危宿,彗尾长五寸许,飘向西南方向。按照星象学解释,这种现象,预兆上天示警,有奸臣当道。

于是都察院的十三道掌道御史张鹏、周斌、盛颙、费广、张宽、王鉴、赵文博、彭烈、张奎、李人仪、邵桐、郑冕、陶复,以及监察御史刘泰、魏翰、康骥一起商议,草拟奏章,尽搜石亨、曹吉祥的众多违法乱政之事予以弹劾。

就在御史们准备和六科给事中先后上章的前一个晚上,内部却出现了告密者。那天石亨正好西征回朝,兵科给事中王铉偷偷地溜到石亨府中,将御史们准备联名弹劾他和曹吉祥的事告了密。

此事非同小可,石亨顾不上鞍马劳顿,连夜邀约曹吉祥进宫,抢在御史们前头恶人先告状。他们跪伏在英宗面前,声泪俱下地说:“罪臣对陛下一片忠心,冒死奉迎陛下复位。因此而得罪了朝中许多人,他们唆使御史诬陷罪臣,想置臣等于死地。请陛下看在罪臣曾效犬马之劳的分上,免罪臣一死!”

他俩抽抽泣泣地哭诉完,见皇上没有什么表示,又伏地痛哭起来。见两个大汉哭得这样伤心,英宗也不免动了感情。一想他们侵占民田这样的一点儿小错,比起奉迎自己复位的大功劳,毕竟不算什么。于是叫他们不要哭了,把事情说清楚,御史们到底诬劾他们什么罪?

曹吉祥见哭功打动了皇上,便信口诬说:“御史张鹏是已诛太监张永之子,他们要为张永报仇,结党构衅,陷害臣等。臣等受皇上厚恩,乞赐骸骨,虽死不忘。”说完又呜呜咽咽地哭起来。

英宗道:“陷害不陷害,有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