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书院

繁体版 简体版
白马书院 > 大明天子朱祁镇 > 第125章完结

第125章完结

逯杲将童先的口供呈给皇上,这是石亨曾经阴谋造反的罪证。*a\i′t^i~n/g+x^i^a`o^s·h¢u~o^.^c\o!m*英宗仍嫌不够,还要抓他的现行。逯杲日夜侦伺,终于有了收获。天顺四年正月,逯杲单独上奏道:“忠国公石亨怨望愈益,与其侄孙石后等造妖言:‘土木掌兵权。’近来光禄寺失火,石亨对左右说:‘此是天意。’且蓄养无赖二十余人,专门伺察朝廷的举动,观其心实怏怏,谋怀不轨。”

正巧这时石亨有一个家仆因为偷窃被吊打了一顿,因而生怨逃出家门,被逯杲截住。那家人便告发石亨怨谤朝廷,有不轨的图谋。逯杲大喜,立即报告皇上。英宗终于拿到了石亨谋反的罪证,便决心将他治罪。

二十五日早朝,英宗将逯杲的奏章出示给文武群臣看。这是一个明确无误的信号,于是朝堂上下众口一词地说:“石亨罪大,不可赦!”

于是英宗下令三法司会同锦衣卫廷审石亨。-我*的¢书*城¢ -首`发·石亨被从府中带出来,低着头不敢正视审判他的人。审判进行得很顺利,石亨见连童先的事情都被挖出来了,知道大势已去,只得低头服罪。

两天后,廷审判决:“石亨诽谤妖言,图谋不轨,具有实迹,彼亦供认不讳。依《律》以谋叛罪论斩,籍没家产。”

这次英宗不再迟疑地批准了这个判决,并派遣内官会同锦衣卫、御史去查抄石亨叔侄在北京、大同、陕西渭南、山西蒲州的家产。

石亨下狱二十多天后,便瘐死于刑部大狱的特别狱室中。当时正值春分前的停刑期,且英宗对处死石亨不想太张扬,“瘐死”是个恰当的办法。一个犯人想瘐死他挺容易,一连几天不给饭吃不给水喝,不饿死也得渴死。

石亨死后,因他被判斩刑,法司请斩首枭示,且将其罪行张榜天下。英宗不想张扬此事,让监狱将他完尸埋葬。

四天之后,定远侯石彪终于被带出黑牢,拖着沉沉的镣铐锁链押赴市曹,这位在战场上杀人无数的虎将最终死在了刽子手的刀下。.5/2¢0-s,s¢w..¢c`o/m·

石亨的侄孙石后是天顺元年的进士,他是石家唯一的读书人,本来前途无量,因为石亨之罪连坐被罢黜为民。但法司并没有放过他,称他捏造妖言“土木掌兵权”。此话在京城流传,众人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都督杜清是石亨门下的得力干将,原来“土木掌兵权”应在他身上。意思是石亨虽败,将来兵权仍会归杜清掌握。

结果可想而知,杜清没有尝到兵权是什么味道就挨了一刀,和石后一道斩首弃市。石后被诛,石氏就断了香火,煊赫一时的权门石氏终于曲终人尽,烟消云散。

第三十四章 从入侵到乞和

一 惩治石党余波

在石亨擅权的两三年中,卖官鬻爵已是家常便饭。不仅是他掌管的京营武职,将士的升迁全凭他一句话;就是各部的文职官员,他都能卖放自如。因此各地的官员想要弄个京官当当,无不奔走于他的门下。

石亨素好贪财,卖放一个官爵少说也要得银千两,多的甚至上万两。同时他也借此在各部培植自己的势力。试想自己是托石氏之福买来的官爵,哪有不听命于他的道理?

当时京城有“朱三千,龙八百”的传言。朱是指郎中朱铨,他的官位是三千两银子买得;龙是指龙文,他花八百两黄金得到一个京营都指挥的虚衔,风光了不到半年就被撤了。幸亏那位想用三千两银子买个翰林当的老兄没有实现他的愿望,否则堂堂的文苑翰林充满铜臭,真要斯文扫地万劫不复了!

李贤在事后与英宗谈论石氏的覆亡,仍然心有余悸地说:“如果石彪得以镇守大同,实在是一件令人恐惧的事。在京武官多出于石亨门下,而石亨又执掌兵权。天下精兵无如大同。一旦有变,他们叔侄内外勾结,其祸难以预料!到那时再想扑灭,朝廷已经无能为力了。现在回想起来,能及时除此大害,一是得福于皇上的英明果断,二是得助于祖宗在天之灵的暗中庇佑。由此可见社稷绵长悠远之兆。”

石氏覆亡,人心一时称快。孙太后家乡彭城卫指挥使蒋谦却公然为石亨叔侄鸣不平。他说石亨、石彪并没有犯叛逆罪,完全是因为逯杲的陷害所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