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书院

繁体版 简体版
白马书院 > 大明天子朱祁镇 > 第149章完结

第149章完结

英宗无意指责自己的祖先,但他幼年时亲身经历的那种恐怖,让他深切地反感,这种以活人殉葬的做法太残酷了!他决心从自己做起,给后世子孙带个好头,彻底摈弃这种不人道的殉葬制度。¨6+邀¢墈!书¨惘, ¢毋!错′内,容!“此事宜自我止,后世勿复为。”

司礼太监牛玉带着英宗遗命的记录稿,匆匆来到文渊阁内阁值房。阁臣们见司礼太监骤然到来,颇为惊愕,急问有何事?

牛玉说:“皇上病情加剧,他说事不可测,召太子至榻前留下遗命,让诸位大人给予润色。”

李贤、彭时等立刻毕恭毕敬地捧诵皇上的遗诏。前后三条诵读完毕,三位阁臣尽皆涕泪唏嘘。他们哽咽着说:“遗诏所言关系大体,非皇上英明不能及此。而命止殉葬一事,尤高出古今帝王,真盛德之事!不须润色。”

言毕,彭时竟号啕大哭起来。

牛玉回宫向英宗复命,他将阁臣们的话原原本本地奏报皇上,并说彭时尤为悲怆。英宗听后也不禁落下泪来,说:“且收着,待我去后遵行。+p?i?n_g+f,a¢n¢b_o~o.k!.~c_o^m,”

第二天早晨,英宗咽完最后一口气,颇为平静地离开了人世。

这一天,离他复位正好七年整。这位命运坎坷、极富传奇色彩的皇帝,历经磨难,两度临朝,与他的臣民共同栉沐了二十余年风风雨雨。当他撒手人寰时,仅有三十八岁!

三 身后的余波

五天后,皇太子朱见深登基即皇帝位。宣布大赦天下,以明年为成化元年。上先皇尊谥为“法天立道仁明诚敬昭文宪武至德广孝睿皇帝”,庙号“英宗”。

五月,举行盛大国葬,将英宗梓宫葬于昌平县天寿山西峰南麓的裕陵。

宪宗朱见深即位的第二天,即命太监刘永成、夏时等与诸尚书及内阁大臣,议上先皇两宫徽号。太监夏时奉承宪宗生母周贵妃的意旨,称:“钱皇后久病失位,不当称太后,只当尊皇上生母周娘娘为皇太后。”

皇上新立,群臣慑于皇上生母周太后的权威,嚅嚅莫敢申辩。-删_芭_看-书,蛧′ *追`蕞·新+漳?节-大学士李贤挺身而出,驳道:“天子新即位,四海仰望圣德。先皇已有遗诏,若不遵照执行,怎能顺天理,服人心?”

内阁学士彭时也支持李贤,他说:“朝廷所以服天下,唯正纲常。今若只尊奉生母,恐有损皇上圣德。”

夏时争辩不过他们,便推托要去仁寿宫向周太后请命。过不了多久,夏时返回朝中,传达仁寿宫的强硬旨意:“子为皇帝,母当为太后。岂有无子而称太后者?宣德时胡皇后逊位已有前例。”

彭时不顾忤周太后旨意,仍然争辩道:“今日事与宣德年间不同,胡皇后曾上表让位,退居别宫,故正统间不加尊号。现在钱皇后名分还在,怎能相比?”

夏时说:“如果这样,为什么不起草让位表?”

彭时见他如此蛮横,愤然大呼道:“先帝在时未尝施行,现在谁敢起草?况且朝廷所以服天下,在于匡正纲常。若不是这样,损害圣上的德行非小事。做臣子的阿谀奉承,要做万世的罪人!”

宦官夏时见彭时执拗不服,复以危言威胁他。彭时急了,拱手对天发誓:“太祖太宗神灵在上,谁敢有二心?钱皇后无子,为她争位有什么好处?为臣的大义使我不能沉默,我是为了保全皇上的圣德呀!如果推求大孝之心,唯有两宫同时尊奉为太后方宜。”

这时众大臣尽皆附和彭时的倡议,太监夏时只得再度入宫请命。

又等了好久,夏时才出来说:“两宫并尊太后之议,经过皇上再三劝谕,已蒙娘娘俞允了。”

众臣这才松了一口气。内阁奉旨草诏时,彭时又说:“两宫同尊皇太后,称号相同无法分辨。钱皇后宜加‘慈懿’二字,以便称谓。”

内阁奏报皇上,宪宗采纳了这个建议。遂尊嫡母钱皇后为慈懿皇太后,生母周氏为皇太后。

过了几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