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袁绍正在邺城指挥对曹操的决战。_微¨趣,小?税\惘. ·哽-欣*罪/全¨他的一篇声讨曹操的檄文,刚刚向天下各州郡发出。这篇洋洋洒洒千余言的长檄,出自袁绍掌管文书的幕僚陈琳之手。陈琳是当时文坛健将,在“建安七子”之中占有一席之地。檄文历数曹操之罪状后,号召天下忠臣义士一起动手打倒曹操。袁绍本是一个喜好虚名的人,他既然以盟主的口气出来号召诸侯讨贼勤王,自然十分希望出现一呼百诺的效果。而今檄文刚一发布,即有身任朝廷高官显职而且社会知名度甚高的刘备来投奔自己,虽然其人已经近于光杆司令,但是此举的宣传价值和社会影响却绝对不可低估。心花怒放的袁绍,决定给予刘备特殊的礼遇,以收人心于天下。
不久,袁绍派出的专使到达平原,恭请刘备移驾邺城。刘备出发之后,袁绍又从邺城派出军队,沿途护送贵宾。在这戎马倥偬之际,作为十万兵马主帅的袁绍,竟然又亲自驰出二百里外,去迎接刘备。这一切,真令落难的刘玄德受宠若惊了。
刘备在袁绍这里落脚安身之后,袁绍送了他数百人马,他自己一些流散的旧部也纷纷来归。_a~i_h·a?o\x/i¢a~o`s_h^u,o!..c-o\m/旬月之间,他又有了将近两千人的队伍。
这年二月,袁绍由邺城南下,进驻黄河北岸的黎阳,在这里设立对曹作战的前线指挥部。名为盟军实乃下属的刘备,亦随同南下助战。
黄河两岸战云密布。袁绍和曹操双方的智囊团都在绞尽脑汁,构思妙计良谋,将士们则刀剑出鞘,随时准备冲锋陷阵。袁绍自恃兵多将广,抢先动手。他令手下先锋颜良率军一万渡过黄河,直扑曹军的前哨据点白马县城(今河南滑县东)。至此,历史上著名的官渡大战便拉开了序幕。
黄河南岸的曹军主力四万人,集结在白马西南二百里的官渡(今河南中牟县东北)一带。白马吃紧的消息传来,曹操十分焦急,因为白马与官渡的大本营互为掎角,唇齿相依,一旦有失,官渡便成难鸣的孤掌。于是,他采用谋臣荀攸之计,自率主力部队,大造声势,佯装要在白马以西约一百里处的延津(今河南延津县北)强渡黄河,直捣袁绍的大后方。\暁?税_宅¢ ,更+欣~罪_全^待黎阳的袁绍分兵西上阻截,从而力量分散之际,曹操却突然率领数千精兵向东驰援白马。曹军到达白马以西十余里时,正在起劲攻城的颜良才察觉,他慌忙放弃攻城,来战曹操。
当下两军对峙,鼓角齐鸣。只见曹操麾下杀出一彪轻骑,为首一员战将,把一柄长矛舞得飞转,胸前一绺美髯长须迎风飘舞,所到之处,敌军无不披靡。颜良正在指挥部下行动,不料这员骁将已经冲到麾盖之下,手起矛落,颜良就被刺死落马在尘土之中。主将一死,颜良手下的人马顿时作鸟兽散,白马之围遂解。
这员在千军万马之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的角色,不是别人,即是刘备的义弟关羽。关羽在下邳投降曹操之后,曹操爱其为人重情好义,武勇绝伦,故而对之优礼备至,希望感化他为自己长期效力。但是,关羽一心想与兄长相聚,不愿改换门庭。为了不负曹操厚爱,他一心想在脱离曹营前立一大功表示谢意。诛杀颜良,关羽这一心愿也就了矣。尽管曹操马上封了他一个汉寿亭侯的爵位,他也不改初衷。不久,关羽就离开曹营而去,这是后话。
关羽骑马时所使用的兵器,此处须得作一特别说明。后世所谓青龙偃月刀这种神奇兵器,在当时还没有出现。当时将领在马上所使用的长柄兵器,最具威力者是直刺型的长矛。《三国志·关羽传》对于他杀死颜良的具体记述是“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既然他的动作是直向的“刺”,那么他当时所使用的长柄兵器,也应当是长矛,而非用于横砍的大刀。
前锋颜良失利的消息传到黎阳,袁绍大为震怒。一万人马受损他都不甚心痛,唯有这颜良丧生令他惋惜不已,因为颜良是他麾下第一员骁将,须知“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呀!盛怒之下,袁绍不顾谋士沮授的劝阻,下令全军从黎阳渡河,追击曹操。
袁绍发怒之时,寄人篱下的刘备觉得十分尴尬。你在人家这里享受贵宾礼遇,你的义弟又把人家先锋官的脑袋搬了家,这不是有吃里爬外之嫌么?尽管袁绍没有对自己恶语相向,一直以笃于信义自许的刘备却很觉过意不去。为了有所弥补,刘备便自请为渡河袁军的前锋,与袁绍的另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