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却由此而表露在诸葛亮面前了。卧龙先生必定有一种幸运的感觉。须知天下之事若要成功,主观努力和客观机遇二者不可或缺。古往今来多少英才志士,老死于户牖之下而一事无成者,非不努力也,是不逢机遇也。想他诸葛孔明,志在为明君辅佐,自比管、乐。而要实现此点,他必须碰上这样一位主公:一是此人素质要高,不仅胸怀大志,而且度量弘广,能够使诸葛亮尽其才用。二是此人身边没有可以与诸葛亮比肩抗衡的谋臣智士,这样才能保证诸葛亮充分施展才华,一枝独秀,压倒群芳。诸葛亮居荆州多年,他之所以宁愿隐居躬耕而不投到刘表麾下者,正因为刘表具备条件二而缺乏条件一。作为北方人士,他在曹操大体平定中原之后,何以不回故乡投奔曹操而依然在异乡藏器待时?其原因即在于曹操具备条件一而缺乏条件二。细数当时群雄,真正具备以上两项条件者,除了刘备,似乎还找不到第二位,如今天赐机遇,让刘备诚心诚意前来相会,从此壮志可酬,奇才得展,你说卧龙先生此刻能不感到幸运么?
但是,卧龙先生的感觉还不单单在幸运上,还有深深的感动和激励。因为诸葛亮著名的《出师表》中,深情地回顾往事:“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