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晔都看得出来的苗头,诸葛亮怎么会看不出来?因此,在刘备下达战斗命令的前后,这位蜀汉丞相并未出面谏阻。~优¨品,暁\税′王· \勉~肺^悦¨犊,与其劝而无益,不如尽量为出征作些有益之事,大概是他的内心想法。
赵子龙既然反对东下,刘备也就不要他随军前住,而派他在后方镇守江州。此时的“五虎上将”,关羽和黄忠已经作古,马超则重病缠身,不能驰骋疆场,能够依靠的只有刘备的义弟张飞。此刻张飞正驻守在巴西郡的首府阆中(今四川阆中市),刘备即命令他率精兵万人沿阆水南下,到江州和自己会合。至于成都大本营,仍然交给诸葛亮镇守。
炎夏六月,酷热难当。刘备冒着溽暑完成了一切行军准备,正欲率领将士出发就道,不料从阆中传来紧急报告。刘备一看报告的署名者不是张飞而是张飞大营的都督,顿时有一种不祥的预感,情不自禁喃喃而语:“噫!飞死矣,飞死矣。”
结果确实如此。原来,车骑将军张飞,作战虽然勇猛异常,万军之中取敌酋首级直如探囊取物,但是其性急如火,对待部属态度粗暴。.2.叭′墈!书¨王· _吾·错?内/容*他与关羽的个性不同。关云长是厚待士兵而傲视士大夫,张飞则是尊敬士大夫而严厉对待士兵。刘备也经常告诫他说:“你刑杀过分,又经常鞭打侍从健儿,过后仍令他们跟随左右,这是取祸之道!”张飞听了依然行事如故。这一次,张飞接到命令前往讨伐孙吴。临出发前,帐下卫队将领张达、范强,因平素受责深怀不满,便伺机刺杀张飞,携其首级顺流而下,前往东吴向孙权邀功去了。这真是:五万精兵犹未动,一员虎将已归西!
张飞之死,不仅没有打消刘备东下的计划,反倒使他更加渴望与孙权一决雌雄。关羽的首级,是孙权手下将领割下来送到洛阳去的。张飞的首级,现今又被刺客割送到江东。两位义弟惨遭身首异处的下场,都与碧眼儿孙权直接相关,这双重血债此刻不讨,更待何时?
秋七月,暑热稍减。刘备亲提大军五万余众,离开成都,东下荆州。随从的部属,武有黄权、吴班、冯习、张南、傅肜诸将军,文有侍中马良、从事祭酒程畿等人。不难看出:刘备麾下兵马虽多,却缺乏谋臣和良将。.k!a~n`s\h`u+g,u?a?n′._c!o?m¨他的智囊人物,出色者只有三位,即一龙一凤再加法正。凤雏先生庞统和法正,已经长逝不存,而健在之诸葛亮又必须承担留守重任,所以刘备此行,只好自兼参谋长了。至于从行的武将,同样也缺乏如关羽、张飞、赵云、黄忠之类的“绝伦逸群”人物。所以一看这个文武班子,就给人以“软”的印象。这样一出重头戏,全靠主角刘备一人支撑台面,其结果可想而知。
七月下旬,大军进入三峡。入峡不远,就是孙吴荆州宜都郡的属城巫县(今重庆市巫山县)。刘备的前锋吴班、冯习二将,乘新出之锐势,一举击溃吴将李异、刘阿守军,攻占了巫县县城。接着,吴、冯二将乘胜进击巫县以东的江防重镇秭归(今湖北秭归县)。在此巡察的孙吴军队主将陆逊,见蜀军来势凶猛,随即命令吴军主动撤退以避其锋。刘备进驻秭归后,突然命令全军暂停前进,原地休整待命。
这秭归虽然位于高峡之下大江之滨,却是一处钟灵毓秀之地。其城东郊有著名的香溪,乃是长江北岸一条小支流。香溪入江口附近,有楚国三闾大夫屈原的故乡乐平里。沿着明丽的溪水上溯不到一百里,又到了西汉王昭君的故乡明妃村。刘备驻军于此,未必然是要凭吊一番古人么?非也。此时此刻,他还没有这等闲情逸致。他之所以暂停不前,是因为有别的打算。
首先,他要在此等候谍报人员把敌方的军事部署打探清楚。刘备在荆州多年,对长江沿线的地形地理相当熟悉,但是,敌军布防状况如何,他心里无数,须得派人打探。长江流入夔门之后,依次经过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三峡而泻入江汉平原。秭归,正在西陵峡的西口上。也就是说,只要由此放舟东下,就只有出峡之后才能收棹止舟了。此刻不把敌情弄清楚,更待何时呢?
其次,他还需要时间争取外部援助。刘备攻占了孙吴的巫县、秭归一线后,则可通过江南岸的高山地带进入荆州的武陵郡。刘备统治荆州时,曾与武陵郡沅水流域的“五溪蛮”建立起良好关系。所谓“五溪”,即雄、、无、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