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都
亡佚了。
《三国志》写作于西晋统一全国后不久。全书共65卷,分为《魏书》30卷,《蜀书》
15卷,《吴书》20卷,记载了黄巾起义之后到晋灭吴将近100年的历史。其中《魏书》1
—4卷是帝纪,《魏书》其他部分和《蜀书》、《吴书》全部都是列传。
《三国志》成书后就受到时人推重,人们赞誉它“善叙事,有良史之才”,“辞多
劝戒,明乎得失,有益风化。”(《晋书》卷82《陈寿传》)这确实道出了《三国志》
的特点。
陈寿对三国历史有个总揽全局的看法和处理方式。三国时期历史复杂,三个政权并
存,在史书上如何恰当地反映这种情况,是颇费斟酌的,陈寿对此处理得比较得当。
《三国志》以魏为中心,为其帝王立纪,这是符合历史实际的。同时陈寿又为蜀和吴单
独写书,与《魏书》实际上并无统属关系。三书分开各自是国别史,合起来则是三国史,
用三国并叙的方法,反映了三国鼎立的历史局面。这个作法,对于后世史书编写有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