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书院

繁体版 简体版
白马书院 > 影响中国的100本书 > 第67章完结

第67章完结

而去。·如!文+枉+ ~哽¢薪_最?筷_”(《旧唐书·姚思廉传》)唐朝建国,他为秦王府文学,从此成为唐太宗的文

臣,历任文学馆学士、太子洗马、著作郎、弘文馆学士。

《梁书》、《陈书》修成,加通直散骑常侍,又拜散骑常侍,赐爵丰城县男。姚思

廉的节义、文才深得唐太宗赏识,太宗即位后,他得以绘像列入十八学士,褚亮为撰赞

语云:“志苦精勤,记言实录,临危殉义,余风励俗。”(同上)对他的去世,太宗深

悼惜之,为之废朝一日,赠太常卿,谥曰“康”,赐葬地于昭陵。

《梁书》有本纪6卷,列传50卷,合56卷。记事起于公元502年梁武帝萧衍称帝,止

于557年陈霸先灭梁。

《梁书》的纪传论赞,多有“陈吏部尚书姚察曰”字样,可知全书的编撰多出于姚

察之手,思廉所作可能多是笔削加工的工作。

《梁书》所依据的材料是很丰富的。?0_0′晓?税.蛧? +首,发,在梁朝除史官所撰国史外,还有沈约的《武帝

本纪》14卷,周兴嗣的《梁皇帝实录》5卷,鲍行卿的《乘舆飞龙记》2卷,萧子显的

《普通北伐记》5卷,萧韶的《梁太清记》10卷,谢昊的《梁书》49卷。在陈朝有许亨

的《梁史》53卷,刘璠的《梁典》30卷,阴僧仁的《梁撮要》30卷,在周朝有萧欣的

《梁史》100卷。

在隋朝有姚最的《梁后略》10卷。这些编纂整齐的历史书籍,为姚氏父子撰写《梁

书》奠定了较好的基础。《梁书》在史料的丰富、完备方面是很有特长的。梁朝只有55

年的历史,《梁书》的列传则达50卷之多。书中对于各类历史人物的活动,叙述得很详

细,很多文人和史家都在《梁书》中得到反映。如对史学作出过贡献的沈约、江淹、任

昉、王亮、殷钧、裴子野、王僧孺、刘昭、萧子显、萧子云、周兴嗣、吴均等,都有很

详细的列传,为后人研究这一时期的史学,提供很多可贵的史料。¨第,一/墈¨书*蛧- !芜~错~内·容?书中一些学者的传记,

更有特殊的价值。《梁书》为唯物主义思想家范缜立传,保存了辉耀千古的《神灭论》

和《无因果论》;为处士阮孝绪立传,反映了他著《七录》及在古代文献学上的地位;

为修道的陶弘景立传,可以了解他对于医学及科学的贡献;为文学批评家锺嵘和刘勰立

传,介绍了《诗品》和《文心雕龙》这两部在文学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的著作。

《梁书》的谋篇布局颇有章法,显示出姚氏父子的史学技巧。书中承《汉书》类叙

之法,撰作列传,能以此法省去烦冗,又不遗漏人物事实。如《滕昙恭传》叙其孝行,

附录徐普济被火伏棺、宛陵女子搏虎救母,不但文笔精简,而且给人以深刻印象。《文

学传》中的《何逊传》,由叙何逊工诗而及虞蓦、孔翁等人,这又很像《三国志·王粲

传》附记一时文人之法。这种编撰方法,很值得提倡。《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它:

“排整次第犹具《汉书》以来相传之史法,要异乎取成众手、编次失伦者矣。”这话是

很恰当的。《梁书》的行文,颇具简洁洗练的特色,用赵翼的话说就是:“直欲远追班

马,……皆劲气锐笔,曲折明畅,一洗六朝芜冗之习。”

(《廿二史札记》卷9《古文自姚察始》)《梁书·韦睿传》写邵阳之役,有这样

一段:“魏人先于邵阳洲两岸为两桥,树栅数百步,跨淮通道。睿装大舰,使梁郡太守

冯道根、庐江太守裴邃、秦郡太守李文钊等为水军。值淮水暴长,睿即遣之。

斗舰竞发,皆临战垒。以小船载草,灌之以膏,从而焚其桥。

风怒火盛,烟尘晦冥。敢死之士拔栅砍桥,水又漂疾,倏忽之间桥栅尽坏。而道根

等皆身自搏战。军人奋勇,呼声动天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