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书院

繁体版 简体版
白马书院 > 影响中国的100本书 > 第69章完结

第69章完结

著述名称等。?咸~鱼!看*书-罔. `最`鑫′蟑/劫·哽+歆~筷-

《陈书》和《梁书》中,都贯彻着为地主阶级政权服务的正宗思想。它们对臣僚、

百姓宣扬忠贞节义的封建伦理观念,对封建帝王则极力吹捧、赞颂。在书中统治者的面

目被添加了很多油彩,他们的丑行则被尽量加以掩饰。《南史·刘师知传》记载:陈霸

先为篡夺皇权,命令刘师知去杀害梁敬帝,敬帝绕床躲避,刘师知抓住敬帝的衣服,手

下人上去杀了敬帝。

在《陈书·刘师知传》中却只字未提杀敬帝这样一件大事。为个人恩怨而上下其手

的事情,在《陈书》、《梁书》中也有一些表现。虞寄、虞荔兄弟在陈朝,虞荔的儿子

世基、世南在隋朝都曾同姚氏父子共事。姚思廉在撰史中,就为虞寄兄弟尽力浮词溢美,

撰写佳传。对于史家来说,这是严重的失德,可惜的是,从南北朝到唐初的史书中,这

样的事例屡见不鲜,严重影响了史学的健康发展。/0.0~暁+说`网¢ ?首^发\

43 《魏书》

“包举一代始终,颇为详悉”

在“二十四史”中,名声最差的就该算是《魏书》了。这部书刚刚修成,就引得当

时朝野大哗,攻之者蜂起,很多人把它说成是“秽史”,几经修改,方颁行于世,它的

作者魏收甚至在死后被掘墓抛尸。这固然与当时的政治状况有关,更重要的还是它和它

的作者可议之处实在不少。平心而论,《魏书》取得了一定的史学成就,说它是“秽史”

有点过甚其词,但是指出它存在着严重的曲笔讳饰缺点,则是十分必要的。

《魏书》是北齐政权设立史馆修撰的一部史书。它的撰写工作开始于北齐天保二学

(551年),完成于天保五年(554年)。它的监修人高隆之只是署名而已,其他撰修者

如房延祐、辛元植、眭仲让等人由于缺乏史才,也没有做多少实际工作。-精`武.小_税,旺¢ ?追*嶵?歆!彰_踕.

整个这部书从体例的制定,史实的采择到史论的撰写,基本上出于魏收一人之手,

因此一般都称它的作者是魏收。

魏收字伯起,巨鹿下曲阳(今河北晋县西)人。生于北魏宣武帝正始四年(507

年);卒于北齐后主武平三年(572年)。魏收出身于世代仕宦之家。他在魏、齐两朝

先后任过太学博士、散骑侍郎、著作郎、秘书监、中书令、太子少仆与尚书右仆射等官

职。在魏、齐之际,魏收是最有名气的学者。

他所作的《南狩赋》、《庭竹赋》等都得到时人好评。在一次应诏赋诗时,他在诗

作中写出“尺书征建邺,折简召长安”之句,意谓不动干戈,就可招降南方的萧梁和北

方的西魏,一时传为名句。他的文才得到北齐统治者的赏识,当时朝廷的重要文告、册

命、诏书等,大多由他执笔。魏收才华出众,人品却很不好,是个无德无行的封建文人。

在政治上,他随时俯仰,唯权贵马首是瞻。在作风上,他贪财、好色、恃才傲物。史学

是他一生的主要事业,可他缺少忠于历史的赤诚,却把撰史当成个人手中的工具。在承

担了撰写国史的任务之后,他曾经宣称:“何物小子,敢共魏收作色,举之则使上天,

按之当使入地。”(《北史·魏收传》)出自他手中的《魏书》颇遭物议,这是一点也

不奇怪的。

《魏书》主要记述自北魏道武帝登国元年(公元386年)

到东魏孝静帝武定八年(公元550年),北魏和东魏两个政权共160余年的历史。

《魏书》是一部纪传体史书,全书共130卷,80余万字,有十二本纪14卷,列传96卷,

十志20卷。

北宋初年,《魏书》已经残缺不全,纪缺2卷,传缺22卷,不全者3卷,志缺2卷。

后人据魏澹《魏书》、张太素《后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