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书院

繁体版 简体版
白马书院 > 影响中国的100本书 > 第73章完结

第73章完结

材料的功夫下得相当大。!零+点/看_书~ `已+发*布!醉,歆¨漳/结-《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列举“《元伟传》后,于元氏戚属,事

迹湮没者,犹考其名位,连缀附书”的例子,评论“德棻旁征简牍,意在摭实”是有说

服力的。

《周书》不仅史料丰富,而且继承了《汉书》、《宋书》的优良方法,收录了很多

当时的重要文献。在赵贵等传后,总叙八柱国、十二大将军,可以见到周代授勋之典。

《苏绰传》中载录六条诏书和《大诏》全文,可以考见周代创制之事。

《宇文护传》记其母子相寄的书信,今天读来,其母子的真情也催人泪下。《王褒

传》记其《寄周宏让书》,《庾信传》记其《哀江南赋》都是文学史上的杰作。这些文

献的采录可以使人们更真切地了解当时社会的实际情况,是很有意义的。

《周书》所记史事范围广阔。从纵的方面看,它的记事仰包西魏。对于西魏时期的

政治、军事大事,书中都有详细的记述。·兰_兰*闻′血¢ ,庚,新¨罪?全¨在魏澹所撰记述西魏历史的《魏书》佚失之后,

《周书》对魏史的记述,更加宝贵。从横的方面看,从宇文泰控制西魏到建立北周之时,

北有东魏、高齐、南有梁、陈,在48年时间里,有6个政权先后或同时存在,史事错综

复杂,头绪纷繁。但《周书》却能很好处理这些关系,把几国的大事都交待得清清楚楚,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个时期全国范围的历史发展大势。赵翼对此最为赏识,他说:

“后周时区宇瓜分,列国鼎沸,北则有东魏、高齐、南则有梁、陈,迁革废兴,岁更月

异,《周书》本纪一一书之,使阅者一览了然。……

此书法之最得者也。”(《陔余丛考》卷7《周书》条)

《周书》所记史实详尽,还可以补充其他史书记载的不足。

萧詧是梁武帝萧衍的孙子,初封岳阳郡王,因援助其兄湘州刺史萧誉,被梁元帝萧

绎逼迫,遂在襄阳自立为梁王,后在江陵称帝,建立起后梁政权,成为西魏和北周的附

庸,历三帝33年后灭于隋朝。·优,品,小`说?徃· +哽·新_醉/全¨后梁在当时是一个国家,可姚思廉的《梁书》不载其事,

造成历史记载的一年缺失。《周书》特立《萧詧传》,补充了当时的重要史事,这是很

妥当的。

《周书》和《魏书》、《北齐书》在民族史和民族关系史上的价值是值得重视的。

北魏、东魏、西魏是鲜卑拓跋部建立的政权,北周是鲜卑宇文部建立的政权,北齐则是

鲜卑化的汉人建立的政权。这三部史书比较集中地记述了这五个皇朝的兴衰史。如果把

这三部书中记述的鲜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习俗等方面的种种变化,与《三国志》、

《后汉书》里所记鲜卑族历史加以比较的话,就会看到在这二三百年中,鲜卑族的历史

取得了何等伟大的进步。这个记录是匈奴、鲜卑、羯、氏、羌等少数民族不断发展进步,

和他们同汉族不断融合的历史过程的一个缩影,也是中华民族不断扩大、不断发展的伟

大过程的一个缩影。

《周书》同当时修成的其他各史一样,对记述文人有特殊的兴趣。他不但详记了王

褒、庾信等文学家的事迹,所记史学家的事迹也比较详细、具体。如对西魏史学家柳虯,

记下了他提出的修史后即在朝廷公布,以杜绝曲笔现象,及时发挥劝戒功能的重要建议,

也写出了柳虯直书宇文泰废黜西魏废帝的过错并当朝宣布的史实。这对于史家励节励行

是有促进作用的。

《周书》在行文叙事上能够做到繁简得宜,文笔简劲,反映了令狐德棻深厚的史学

功底。

《周书》在撰写中暴露出作者的阶级和历史局限性。它同许多正史一样,把农民起

义诬为寇乱,对帝王将相却尽力粉饰、美化。书中还反映了作者较深的门阀观念,在讲

到所谓“八柱国&rdqu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