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规定组群建筑的布局和单体建筑的平面尺寸,各种制度的条文
下亦往往附有“随宜加减”的小注,因此设计人可按具体条件,在总原则下,对构件的
比例尺度发挥自己的创造性。
第三,总结了大量技术经验。如根据传统的木构架结构,规定凡立柱都有“侧角”
及柱“升起”,这样使整个构架向内倾斜,增加构架的稳定性;在横梁与立柱交接处,
用斗拱承托以减少梁端的剪力;叙述了砖、瓦、琉璃的配料和烧制方法以及各种彩画颜
料的配色方法。第四,装饰与结构的统一。该书对石作、砖作、小木作、彩画作等都有
详细的条文和图样,柱、梁、斗拱等构件在规定它们在结构上所需要的大小、构造方法
的同时,也规定了它们的艺术加工方法。如梁、柱、斗拱、椽头等构件的轮廓和曲线,
就是用“卷杀”的方法制作的。该手法充分利用结构构件加以适当的艺术加工,发挥其
装饰作用,成为中国古典建筑的特征之一。
《营造法式》在北宋刊行的最现实的意义是严格的工料限定。该书是王安石执政期
间制订的各种财政、经济的有关条例之一,以杜绝腐败的贪污现象。因此书中以大量篇
幅叙述工限和料例。例如对计算劳动定额,首先按四季日的长短分中工(春、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