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书院

繁体版 简体版
白马书院 > 影响中国的100本书 > 第131章完结

第131章完结

经》中,诡谲荒诞成分更多,有地理价值的内容更少。·小/税_C*M¢S/ ·追+罪~新!彰-踕_

82 《水经注》

宇宙未有之奇书

《水经注》是公元6世纪北魏时郦道元所著,是我国第一部以记载河道水系为主的

综合性地理著作,在我国长期历史发展进程中有过深远影响,自明清以后不少学者从各

方面对它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专门研究,形成了一门内容广泛的“郦学”。

郦道元,字善长,北魏涿州郦亭(今河北涿县南)人。他生年说法不一,尚难确定。

史书仅记载他于孝昌三年(527年)被害于阴盘驿亭(今陕西临潼县东)。他出身仕宦

之家,少年时随父官居山东,喜好游历,酷爱祖国锦绣河山,培养了“访渎搜渠”的兴

趣。成年后承袭其父封爵,封为永宁伯,先后出任太尉掾、书侍御史、冀州镇东府长史、

颖川太守、鲁阳太守、东荆州刺史、河南尹、黄门侍郎、侍中兼摄行台尚书、御史中尉

等职。?零/点`墈.书+ -醉′辛′章`结`哽¨鑫^快¢他利用任职机会,周游了北方黄淮流域广大地区,足迹遍布今河北、河南、山西、

陕西、内蒙、山东、江苏、安徽等省区。每到一地都留心勘察水道形势,溯本穷源,游

览名胜古迹,在实地考察中广泛搜集各种资料,以补文献不足,从而完成了举世无双的

地理名著《水经注》。郦道元自幼好学,历览奇书,除《水经注》外,还撰有《本志》

13卷及《七聘》诸文,但都已亡佚,仅《水经注》得以流传。

我国古代记载河流的专著就叫《水经》,其作者历来说法不一,二说晋郭璞撰,一

说东汉桑钦撰,又说郭璞曾注桑钦撰的《水经》。当代郦学家陈桥驿认为即使汉桑钦撰

有《水经》,晋郭璞为其作注确有其事,但这部《水经》和《水经注》也都已失传,今

本郦道元所注的《水经》当是另外一部,是无名氏所为,其成书年代,诸家说法不一,

全祖望认为是东汉初,戴震认为是三国时作品,今人钟凤年又认为是新莽时所作,诸说

尚难确认,不过大体应为汉魏之作不成问题。?墈¨书!屋?晓·税¨蛧^ ^已′发*布!蕞?薪_章!截-

《水经注》则是以注《水经》而得名。

郦道元为何要为《水经》作注呢?在他自己序文中就写道:首先,古代地理书籍,

《山海经》过于荒杂,《禹贡》、《周礼·职方》只具轮廓,《汉书·地理志》记述又

不详备,而一些都、赋限于体裁不能畅所记述《水经》一书虽专述河流,具系统纲领,

但未记水道以外地理情况。他在游历大好河山时所见所闻十分丰富,为了把这些丰富的

地理知识传于后人,所以他选定《水经》一书为纲来描述全国地理情况。正如王先谦所

说,郦道元注《水经》的目的在于“因水以证地,即地以存右”(《王先谦合校本

序》)。其次,他认识到地理现象是在经常变化的,上古情况已很渺茫,其后部族迁徙、

城市兴衰、河道变迁、名称交互更替等等都十分复杂,所以他决定以水道为纲,可以进

而描述经常变化中的地理情况。而更重要的是,他当时身处政局分裂时代,他向往祖国

统一,着眼于《禹贡》所描写过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版图广大的祖国,他利用属于全国

的自然因素河流水系来作纲,可以把当时人为的政治疆界的限制打破了,从而充分体现

他要实施祖国统一的决心。由此说明郦道元是一位爱国主义者,他所著的《水经注》是

一部爱国主义著作。

《水经注》是以《水经》所记水道为纲,《唐六典》注中称《水经》共载水道137

条,而《水经注》则将支流等补充发展为1252条。今人赵永复将全书水体包括湖、淀、

陂、泽、泉、渠、池、故渎等算入,实记2596,倍于《唐六典》之数。

注文达30万字。涉及的地域范围,除了基本上以西汉王朝的疆域作为其撰写对象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