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书院

繁体版 简体版
白马书院 > 影响中国的100本书 > 第150章完结

第150章完结

1085年),《六韬》被定为武学必读之书,位居《武经七书》之首。!0?0`暁_说~王* _最?鑫.蟑,踕¨更*芯?快.

长期以来,它一直是中国古代兵家学习、研究和不断引用的军事经典。

《文韬》包括“文师”、“盈虚”、“国务”、“大礼”、“明传”、“六守”、

“守土”、“守国”、“上贤”、“举贤”、“赏罚”、“兵道”等12篇文字,主要阐

述了政治(文治)和军事(武功)的关系。《文韬》认为,政治先于军事。政治是军事

的基础,军事则是政治的另一种手段的继续。它指出,战争本乎道义,要想夺取战争的

胜利,取得天下的统治权,就必须运用“文韬”,即通过政治收揽天下人之心。收揽人

心的关键在于爱民,在于按为君之道施政行事,处理好君臣关系,推行相应的内外政策

和发展经济。

具体来说,《文韬》认为天下不是一个人的天下,而是天下人的天下。-精?武_晓?税¨网· ·耕¢辛^嶵+全\只有和天下

人利益一致,休戚与共,才能取得天下。反之,就会为天下人所唾弃。而要做到与天下

人利益一致,就必须实行“仁”、“义”、“道”、“德”,与人民一齐顺从天时,共

享土地所产生的财富,免除人之死,替人排忧解难,与人民忧乐好恶相共,给人民以种

种利益,亦即使人民不失业,不误农时,减少刑罚,减轻赋敛、徭役,不苛扰百姓,爱

民如子弟。君主只要实行爱民之道,自然就能取得人民的拥护,从而取得天下。所以,

君主应抑制自己的私欲,无为而治。官吏要忠贞爱民,廉洁奉公。人民要孝顺父母和长

辈,爱护子女和晚辈,一心从事农耕和纺织。国家要努力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实

现富足的目标。对外应安抚近邻,控制四方。发动战争前要事先秘密地做好充分的准备,

一旦时机成熟,就应公开声讨敌人,号召天下之人一齐征讨。

《武韬》包括“发启”、“文启”、“文伐”、“顺启”、“三疑”等5篇,主要

从战略的角度出发,主张在使用武力、进行战争的同时,还要采取“修德”、“安民”

等政治手段争取民心,瓦解敌人,加速其崩溃的过程,以尽可能小的代价,换取战争的

胜利,甚至做到不战而胜。¢精-武^暁?税*蛧\ -勉¢费`阅-渎*

《武韬》指出,要夺取战争的胜利,首先要做到名正言顺,师出有名,进行战争是

为了吊民伐罪。战前应秘密做好充分的准备,然后看准时机,发动进攻。其次,是力求

不战而屈人之兵。《武韬》认为,天下之人都欢迎给自己以好处的人,而不欢迎损害自

己利益的人。不掠夺人民,就是予人民以好处。不侵犯别国的利益,就是使各国获益。

不垄断天下的利益,就是使天下之人都得利。所以,只要不侵夺人民和各国的利益,不

独占天下之利,就能得到人民和各国,以及天下之人的拥护,从而在不知不觉中不战而

胜。再次,是运用“文伐”,即发动政治攻势。“武韬”列举了12种具体的谋略,主张

用这些权谋诡诈的方法,去利用、扩大、加剧敌人的内部矛盾,以分化、瓦解和削弱对

方,为军事进攻铺平道路,创造有利条件。这也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一种手段。最后,

行事要合乎用兵之道,按照战争的基本规律采取行动,才能取得胜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