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书院

繁体版 简体版
白马书院 > 世界远古之谜 > 第42章完结

第42章完结

令我们不能小视的是,赫梯人有自己独特而辉煌的历史。-x_i/n^r′c*y_.^c-o¨m′

在今天土耳其境内一个名叫巴卡科依的地方,有一座废墟遗址。早在公元前1950年,这里就已经矗立起城堡和定居点了,它的居民称之为汉梯息,意为汉梯人的土地。他们的城堡建于山丘之上,两面有陡峭的峭崖保护,易守难攻,他们就在这里世代生息。公元前18世纪晚期,一支好战部落迁徙而来。没人知道他们从哪里来以及如何迁徙而来,只知道这支部落中的一支突然向汉梯人发难,将汉梯息夷为平地。汉梯息的领袖痛失家园,于是诅咒那些还胆敢在这块土地上定居的人们。然而这个外来的民族置若罔闻,一个世纪不到,他们中的一支就重建了汉梯息,而且将之命名为汉梯沙,使它成为自己的首府。这个部落的领袖把自己的名字改为汉梯沙里,意为“汉梯沙的国王”,由此建立了一个王朝,这就是赫梯王国的开始。他的臣民被称为赫梯人。采用被征服者的名字来奠基立国,古往今来都比较罕见,这个民族真有些让人不可思议。

这是一个习惯于征战的民族,很快将国土扩展到了安纳托利亚中部的大部分地区。¨搜.餿′暁^税′罔^ +更¨歆?罪¨快?可他们还不满足。公元前16世纪中叶,赫梯王国先征服了安纳托利亚以南的叙利亚,然后又挥师南下500英里,企图征服巴比伦在美索不达米亚的首府。后来由于王国后方出现内讧,赫梯军队才迅速回撤。公元前1564年,赫梯军队攻陷巴比伦城,掠走大批俘虏和财宝,主神马尔杜克的金像也未能豁免。公元前15世纪末至公元前13世纪中期是赫梯最强盛的时期,此间赫梯人摧毁了由胡里特人建立的米坦尼王国,并趁埃及埃赫那吞改革之机夺取埃及的领地,与埃及争霸。埃及第十九王朝的法老们都与赫梯交过手,至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时,赫梯与埃及的军队会战于卡迭什,双方损失惨重,结果于公元前1283年缔结和约。与埃及的争霸,使赫梯元气大伤。公元前1246年,国王汉梯沙里三世采取和亲政策,将自己的一个女儿嫁给埃及的拉美西斯法老。后来发现于埃及卡纳克庙宇墙上的一幅雕刻,就描绘了当时埃及法老迎娶赫梯公主的情景。

世代征战让赫梯人认识到没有强劲的军队是不行的。¢看?书¨屋* ^最!辛,璋′结¨庚/鑫,快,为了保卫家园,进行对外扩张,赫梯历代国王保持有一支人数多达30万的军队。他们的武器先进,使用短斧、利剑和弓箭。赫梯人在冶铁方面颇具名气,是西亚地区最早发明冶铁术和使用铁器的国家,赫梯王把铁视为专利,不许外传,以至铁贵如黄金,其价格竟是黄铜的60倍。赫梯的铁兵器曾使埃及等国为之胆寒。赫梯人打击敌人最有效的武器是战车;在战场上,他们驱赶披着铁甲的马拉战车冲锋陷阵,所向披靡,使来敌闻风丧胆。

更重要的是,赫梯人充当了两河流域与西亚北非地区文化交流的使者。毫无疑问,某些文化成分就是通过这个中介从美索不达米亚传到迦南人和喜克索斯人中间,可能还传到爱琴海诸岛。可以说,赫梯文明是埃及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和爱琴海地区诸文明之间的主要链环之一。然而在近3000年的时间内,“赫梯”成了一个陌生的名字,因为它的文明连同它曾经建立的一切都被淹没在地层之下。公元前1200年,赫梯人的灾难降临了。“海上民族”腓尼基灭亡了赫梯王国。或许是出于天意吧,在长达一个世纪的时间里,整个中东地区一片干旱

,庄稼连年歉收,严重地削弱了赫梯王国的实力。长时期的旱灾带来了人们的不安和骚动,居民纷纷外迁,寻找新的稍好一些的生活环境。祸不单行!恰好此时北方的游牧部落和西部民族入侵,内忧外患终于把赫梯王国推向了覆灭的深渊。到公元前1150年,赫梯王国已经彻底地不复存在。那些在城市毁灭时幸存的赫梯人四散奔逃,在许多年之后最终为别的民族所同化。

然而赫梯文化在历史上却留下了自己的一页,在赫梯王国覆灭200年以后,在安纳托利亚东部和叙利亚北部又崛起一系列小王国。考古学家们相信这些王国的人民不会是赫梯人的后裔,但是他们却选择了赫梯人的语言,承袭了赫梯人的一些宗教和风俗习惯。学者们称这些王国的居民为新赫梯人。公元前8世纪,新赫梯王国被亚述所灭,“赫梯”这个民族从此销声匿迹,直至19世纪再次引起世人的关注。

1834年,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