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矛头等物是否真的就是公元前3600年的遗物。他们指出,戈尔曼和差朗旺沙推断出来的唯一年代依据是由分析骨骼、器物附近的碎木片所得,但由于这个在满庆的土堆,千百年来一直是当地人埋葬之地,每一次有骸下葬,都必然扰乱土层和泥土中的碎木片,同时植物的根也会把土层的位置改变。因而这些碎木片不能成为年代断定的可靠材料。这部分学者认为,要断定这个青铜矛头的年代,首先要断定那些一同被挖掘出的骨骼年代,而分析这些遗骸显示,这些骨骼是公元前750年至公元前50年左右遗留下来的。如果这些分析正确的话,那么满庆青铜矛头的发现就没有多大的考古价值,满庆青铜文化也就不是始祖,而是世界青铜文化的一个分支。
既然泰国不是青铜文化的发源地,那么它的青铜技术又是从何而来呢?按照传统的观点,世界青铜技术的鼻祖是美索不达米亚,因而泰国的青铜工艺是从那里传来的。但是有一个问题不能解决,就是在古代交通极不发达的情况下,地理环境的障碍是如何克服的。于是,有学者想到了具有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的中国。泰国与中国一邻之隔,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并且中国也是拥有青铜制造工艺的最早国家之一。中国出土的司母戊大方鼎和四羊方樽体现的娴熟的青铜工艺,便是很好的明证。再者,据有些学者考证,泰国人的祖先在中国。例如,美国传教士罗特在本世纪初撰写的《泰族:中国人的兄长》一书中,根据在中国境内看到许多讲泰族语的人这一理由,认为泰人曾经是中国大地的主人。另一美国人据此进一步推断出泰国人的发源地在阿尔泰山脉和蒙古纵深地带。泰国史学家干乍那克潘对此表示赞同,并在所著《泰国纲目》中正式提出“泰人起源于阿尔泰山脉”的见解。有的学者不同意源于阿尔泰山脉之说,他们认为泰人源于中国西南地区。我国解放前出版的《亚洲各国史纲》一书,就引用了泰国国王在中国的讲演和泰国教育部颁发的历史教科书内容。泰国国王曾经说过:“不特朕本身有中国血统成分,属下臣民含有中国血统者,亦占十分之六七”。中国学者吕美珍从语言学角度论证了泰人源于中国西南的说法,认为泰人的语言与中国境内的傣语、壮语从发生学上说有同源性,从类型学来说有相同的结构。具体表现在三者有500个共同的词根,语音和语法也基本上一致。如非同源同祖,便不可能有众多相同的基本词汇。他还通过研究,从泰语中找出了数百个与汉语相近或相应的词,认为这种同汉语和汉藏语系语言的密切关系,说明泰人与汉人在历史上有过共同的生活或密切的交往。既然学者充分论证了泰人源于中国,那么中国的青铜工艺传到泰国也是很自然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