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书院

繁体版 简体版
白马书院 > 半个朝堂皆是我弟子[科举] > 第142章完结

第142章完结

的有一个人真的能攀到那最高处,重整日月,不然的话,一切皆是惘然,徒停留在口齿之间罢了。

在冯宴春与王世昌的辩驳结束后,后续的两场辩论赛也相继被刊登了出来,可议论声皆不及此场声音大,因此反倒无人关注。

就这么顺理成章的沉没了下去。

倒是有不少支持冯晏春的,想要写信安慰一二,可碍于身份,这些女子大多处于绣楼之中,无法离开,更无法与外界通信发声,所以只能看着报纸上一遍遍把冯晏春骂的惨烈,默默流泪。

冯晏春本人倒对此毫无感觉。

骂就骂吧,反正他的目的达到了——成功考入华夏书院。

且因为是特殊招入生,他连学费都不必掏,直接被减免了,算是某种意义上的“奖学金”。

除了他,还有陆无双及其他两个学生也一起被留了下来。

陆无双和那个辩论失败的孩子作为候补生,与学前班的孩子一起读书,而他则和吴琦墨顺利升入了一年级,等待下一次的乡试考试(今年的赶不及了)。

折家的小子同样被留了下来,不过说好的比试,山长却并未亲自参加,而是点了李元昊代替登场。

操场内,相隔数十米的地方摆放着三个靶子。

若能射穿第一靶,便是十分,能透过第二靶,便是二十分,连第三靶也能击穿的话,那便是妥妥的三十分了!

谁的分高,谁便胜利。

这不仅仅考的是力道,更是精准度。

折继世毫无压力,将自己十二力的弓直接拉开,轻松便射穿了第一靶。

李元昊也不甘示弱,废了九牛二虎之力,同样射中圆靶中心。

折继世看了一眼他的高度,有些意外。

拉开第二箭,再次射了出去,果不其然,再次轻松射穿。

李元昊则吭哧吭哧将第一个箭靶搬离,掏出第二支箭对准中心,虽没有射穿,但也直接击中,准确度极高。

如此年纪,便能够达到这样的力道与精确度,假以时日,不见得会比他弱……折继世心里暗暗判断着,掏出弓箭一把射穿了第三个箭靶。

这一次李元昊总算是跟不上了,箭还未到跟前,便轻飘飘的落了下去。

“你别得意,等我多吃点,再养壮一些,肯定会比你的力气还要大的!”李元昊不服气的叫嚣道。

折继世看了看他胳膊的宽度,再看看自己的,一时间不知道到底谁才应该再多吃一些。

总之,折家入学后,李元昊也并未生怨找事,反倒安安静静的,努力消灭着他好不容易赚回来的点菜券,而折老爷子,也没离开,干脆在伊川县置了一块房产,当上了陪读家长。

吴老和刘老两个大儒因着华夏书院丰富的伙食,决定多留几日,顺

便观察一下他们平日里的菜色,可没想到停了数日,却发现食堂里的水准压根没有下降过,依旧是大米馒头,荤素皆有。

甚至怕学生吃腻了,就连菜色每日都是换着花样做的。

极尽奢侈。

两个人心内惊讶,暗暗算着成本的问题,不由问出了那个经典的话来。

“这书院,难不成是倒贴钱开的?不是,他图什么啊?”

就只是为了扬名吗?

两个人不解,两个人继续蹭吃蹭喝。

因为心虚,顺带着还给二年级的学生们纠正了几个注释方面的疑难之处,帮他们解读了几个偏僻的问题。

不得不说,大儒之所以叫做大儒,还是有区别的,他们心中藏书之丰盛,远远不是那种死读书便能够达到的程度,随意一句话,出处、含义、谁做的、背景环境如何……两个人几乎不用翻,便一清二楚,看的童启都为之叹服,忍不住起了将人留下来的心。

“其实吧,我们书院里也有设置客座教授,就是那种不需要时时刻刻都在书院内任职,只需要一个月内讲够四节课即可,若两位前辈感兴趣的话,随时欢迎您来我华夏书院做客,不仅吃住皆包,还有丰盛的束脩,想必一定不会让两位失望的!”

童启殷勤的将山上自制的泡菜装了满满两大罐子,交由两个大儒身边的小厮提着,他们咳嗽一声,均未拒绝。

后期吴韧等人又经常以请教的名义去写信求助,一来二去,他们自己也嫌弃麻烦,索性便干脆跟着也住进了华夏书院里,作为客座教授任职。

忙的时候讲讲课,吃吃食堂,闲的时候钓钓鱼,反倒是精神头比在家时还要更好上了几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