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书院

繁体版 简体版
白马书院 > 半个朝堂皆是我弟子[科举] > 第155章完结

第155章完结

酒楼上,胡薇微看着汪启元从地上爬起,脸颊带血,手中拿刀的模样,震撼无比。′求¢书,帮~ +勉/费/阅^黩.

一颗心,也陡然剧烈的跳动起来。

第99章 圣上召见

一刀斩杀御马,仿佛预示着汪启元今后的官途注定不会太过顺畅。

打马游街之后,便是择官。

不同于其他二甲、同进士等统统进入翰林院考核,再分往六部的老规矩,这一届的皇帝亲自将状元、榜眼、探花叫进了宫来,询问他们想要做什么样的职位。

金銮殿上,隔着玉翠珠帘,皇帝陛下坐在龙椅之中,面色亲近。

“我听闻,你们书院一向尊重学生的想法,风气自由。而今入朝为官,自然也需得选你们喜欢的,怎么,可有想去的地方啊?”

这话,就像是寻常的长辈询问他们喜欢吃什么一般。

极其贴心。

若是稍稍没经历过事的新臣子,只怕这个时候都得感动的涕泗横流,恨不得衔首以报了,而华夏书院的这三位却只是跪下平静的谢恩,道了声“不敢。”

“朕恕你们无罪,但说无妨。”

皇帝接过旁边徐常侍的茶水,低头喝着。

三个人对视一眼,小心斟酌着语句。

郭胜开率先发言道,“雷霆雨露,俱是君恩,臣没什么想去的地方,任凭陛下定夺皆可。”

“哪怕是不好的地方?”

皇帝反问道。

“哪怕是不好的地方。只要大奉朝境内,臣皆可。”郭胜开跪地行礼,语气坚定。

旁边的汪启元犹豫道。“臣想留在朝中,替陛下分忧,若真能选择的话,臣……愿去兵部,改革军政。”

皇帝没有说话,只摩挲着腰间的珠串,俯视着下方的三个学生。!墈`书¢屋. !首.发\

吴韧看了看左右,恭敬的磕了个头,道。

“臣愿去地方任职!不论是一县之长,亦或者是一个小吏,只要能为百姓做点实事,能帮助到陛下,江山永固,臣皆心甘情愿。”

皇帝大叹道,“好!好一个心甘情愿!诸位都是肱骨之臣,听完你们的想法,朕总算是心中有数了。科考完,还未归乡吧?富贵不回乡,如同锦衣夜行,朕给你们一个月的假,回去修修祖坟,拜拜长辈。一月后,再来任职即可。翰林院便不必去了,论写文章,你们都是潘阆、童山长教出来的学生,再无可上进之间隙,既然想做点实事,那便按照你们的心愿,直接做事的好。”

“臣谢陛下隆恩!”

三人面带喜色,恭

敬退下。

然而圣旨很快出来,却与他们所想象的并非一致。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巍巍科举,为国抡才;济济英贤,共襄治道……今敕受状元郎汪启元任户部员外郎,正七品阶……榜眼吴韧任广州军州事兼广南东路兵马铃辖,正五品服……探花郭胜开任环州环县县令兼本县巡检使,从八品秣……故兹诏示,想宜知悉。钦此!”

三个不同的地方,三个不同的官职,光从品级上也能看出来皇上的偏重。

汪启元短暂的失望了一瞬,但也清楚,这便是自己转投胡丞相的坏处之一了。

毕竟作为文人群体的领袖一派,天生就自带了很多助力,他势必会遭到皇上加倍的防备与忌惮。

倒是郭胜开与吴韧,皆遂了心愿,一个去了环县当县令,一个去了广州当知府,且还负责市舶司等商贸之权,不可谓不信重。

“恭喜吴兄、郭兄得偿所愿。”

他站在宫门口,施了一礼,客客气气道。

而吴韧和郭胜开则皆看了眼旁边围观的太监官员们,沉默的回了个礼,什么话也没说,转身离去了。/咸·鱼¨看¢书^旺` *嶵!鑫^章_洁?更^新^筷*

从汪启元成为胡丞相女婿的那一刻起,他们便注定了不再同行一条路。

悲伤的是,不知何时能再坦然相见。

而欣慰的则是,反正,殊途同归。

比起一甲的惬意与重视,温叶辞、刘卜温、常仕进等人便没有这么好的待遇了,他们既不放假,也不授官,而是被统一安排进了翰林院开始上馆课,明文规定要上满半年,等考核过了,才能进入六部学习。

因此,六个考生来,回去,便只剩下了郭胜开与吴韧两人同回。(汪启元不再回书院)

童启听闻后,十分担心。

尤其是他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