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书院

繁体版 简体版
白马书院 > 半个朝堂皆是我弟子[科举] > 第207章完结

第207章完结

然而,等他真正留在京城,才发现,此时的官场早已经不是几年前的那个了。

这几年曹家不在,无数家族替代了他们的利益与位置。

而圣上年老日衰,储君之争俨然已经达到了白热化的阶段。

十分恐怖。

什么四皇子,已经无人再记得。

可三皇子,却一跃而上,代替了大皇子,成为了储君的热门人选。

就连胡丞相,也不得不避上一席之地。

其中,自然以三皇子妃的娘家人,王祭酒最为著名。

其次,便是这次黄龙府之战中立下赫赫战功的徐贵妃一家。

偏偏这两家,没一个看得起曹时序的,皆不认为一个靠着出海寻找良种,把自己搞成一个武将体格的流放人士能有什么值得重视的。

因此这一来二去,热脸贴冷屁股,纵使曹时序存了点巴结的心思,也皆消散的差不多,心灰意冷了。

就连一家之主都这般待遇,换做刘氏,那难听的话自然就更多。

尤其她还在海上怀了孕回来。

不同于之前每次聚会时,大家总是艳羡刘氏嫁了个好夫婿,如何如何前程远大之类的说法,这一次,众人听闻她跟着丈夫出海了三年,船上除了曹时序还有着其他十几名身强体健的男子,他们同吃同住,亲如一家,那种意有所感的眼神便没有断过。

好似暗示着刘氏不洁,当着曹时序的面出轨了一般。

嘲弄的声音,窸窸窣窣,不绝于耳,直将刘氏说的不愿再踏出房门一步,抑郁的被困在四方院中,整日以泪洗面,差一点就气的流产了。

这个时候,曹时序才察觉到为什么童启如此大的影响力却不愿入朝,依旧是再去开设分院校的原因了,也就只有他傻,放着好好的海外不走,甘愿被困在京城中。

可再想要离开吧?已经没有那么容易了。

朝堂上因为他此次出海的事情吵个不停

刚开始时还是一溜的欣喜,因为曹时序从海外带回来了良种,可以养活万万百姓,但后来,便有人觉得德不配位,上折子理论

道曹时序这种,算不算恶意逃罪。

而童山长与三皇子藐视皇命,救助收留曹家一系,又是否算是包庇罪犯,纵容谋反呢?

先不说曹家到底是否冤枉,只说今后若人人都如此做,那流放抄家还有何意义?

他们若效仿,也逃向海外,再寻点什么回来,难不成圣上也还能再出尔反尔的赦免原谅不成?

简直荒唐!

此风,决不能开!

更何况,海运之事乃是国之大事,为什么曹时序出海便能够允许,其他百姓却不行,若要开海运,那便要统一去开,利益均分,若是不开,曹时序这便算是违逆了国家的决定,同样是罪上加罪。

事情猛然拐到到底要不要开海运身上,几个文臣皇子均眼馋于曹时序此次出海一趟所带回来的东西,希望能够重开海运。

可是不少南方的世家诸侯们却并不愿意。

因为,海运,他们本身就偷偷搞着呢呀!

不然那么多的财产怎么来的?

虽然大奉朝不允许开海,可每年的那么多东西,陶瓷、绸缎,国内又根本不可能销完,那不往外卖,能如何?

尤其东南亚那一片,对他们的东西趋之若鹜,抢着奉上钱,价都不还的!

哪里还能有这么好的市场啊?

所以,他们藏着掖着,自然不肯曝光。而曹时序此举,无疑是将此事放在了明面上。

逼的他们从口中吐出一块大肉来,与众人均分。

自然抵触不已。

垄断,才是最赚钱的。

大家都做,那还叫什么赚钱的路子?

因此,两方日夜吵个不停,实际上,却仍旧是为了各自的利益。

在争斗。

曹时序就是这样被关在京城中,难以离开,还未有实质性的表扬与赏赐,却紧接着要面临迟来的审判与针对。

还有着各种形形色色,难以言喻的诡异目光。

幸而殿试结束,短暂的引开了大家的注意。

这一次的恩科一甲前三名,名单十分精彩,不再是华夏书院垄断前三的成绩了。

王世昌拿下了状元,成功成为大奉朝历史上第一个六元及第的人!

可国子监祭酒的徒弟文铭川却也不逊色,棋差一着,拿下了榜眼。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