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书院

繁体版 简体版
白马书院 > 回到夫君黑化前[双重生] > 第95章完结

第95章完结

两日还不够,今儿怎地又来了?”

姜满回头向下望,见一孩童正立在店门前,连连朝掌柜磕着头。

眼下已是初冬,燕京寒冷,孩童衣衫却单薄,双颊泛红,眼下也是一片绯色。

显然是流过眼泪,又被风冻在面上。

孩童身旁放着只小草筐,里面装着些草藤编织的小玩意儿,她捧起草筐,边哆嗦着道:“这些都给您,求您再买些吧,只要五十文,我姐姐就能……”

见姜满二人驻足回望,掌柜连连摆着手驱逐,边提高嗓音道:“五十文?你这些东西有多金贵,也能值五十文?如今这儿都成什么样子了,哪儿还有人来住店,你姐姐的病要紧,我们却也是要活命的!”

孩童不愿走,抓住救命稻草似的,连连磕着头:“求您了,求您再行行好吧……”

“掌柜的,且等一等。”见那孩童叩首不止,姜满出声阻拦。

她走去门前,蹲身扶起孩童,嗓音柔和:“你慢些说,是怎么一回事?”

孩童捧着小筐的手微微颤抖,眼中有泪光闪烁,抽搭着道:“襄州动乱,我和姐姐本是到燕京投亲,却在中途被贼人抢了包袱,报官无门,只得拿这些东西换些银钱……可姐姐身有旧疾,病已不能再拖了……”

襄州……才启程时,姜满的确听过关于襄州的消息,自襄州到燕京骑马到此地也要半月,着二人包袱被劫,一路走到这里,也不知吃了多少苦。

姜满轻轻擦拭她沾染了尘泥的额头,看着她额上印出的红痕,微微皱眉。

她回首看向阮朝,不等开口,阮朝已取出两枚碎银子。

姜满将碎银子递给孩童:“这些东西,我都买下了。”

话音才落,面前的脑袋低下去,孩童双膝一弯,‘扑通’一声,再次跪下。

她的声音都有些颤抖:“恩人,恩人今日救我姐妹二人的命,大恩大德无以报答,愿余生为恩人当牛做马,服侍恩人。”

姜满接过她手中的小筐,又将披风也解下,覆在她肩头:“你不必如此,我只是买你们的东西,并不是施舍你们,也不是要买你们的命。我喜欢这些小东西,付多少银钱只是我愿意而已。”

孩童伸手推拒,又怕沾了泥土的手碰到姜满,将尘泥也染上去,一时无措道:“恩人,这衣裳我不能……”

“若是不要,我可就不买你的东西了。”姜满打断她,将结扣绑好,拍拍她的脑袋,“好了,你们既是去往燕京,若日后再做好新的,送到燕京的宋府,宋府愿一并买下。”

孩童抬首看她,眼眶里再次盈满泪水,连声道着谢,一步三回头地离开了。

姜满拿起一只草藤编织的小葫芦,转过头,正瞧见掌柜望来的目光。

他看着姜满手中的绣品,又转看向孩童背影消失的转角,叹道:“姑娘乐善好施,会有好报的。”

姜满侧首:“掌柜曾对那孩子施以援手,如今又高声叫我听见,引我留意以好相助,也是心善之人。”

掌柜摇摇头,无奈叹道:“姑娘说笑,如今世道不比往日,到处都是这样的人,小人要养家糊口,无力应付这些,也……只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姜满微敛眼睫,一时无以应答,只朝掌柜笑笑,转身与阮朝一同回到二层。

初到南安时,她与洛长安也曾见过这样的景象。

他们曾携手前往接壤边疆的地界,踏过寸寸荒瘠的土地,亲眼见过那些流离失所,无处安身的

百姓。

那是她从未见过,也无从得见的。

前世她耽于玩乐,抛金掷玉,从不曾放眼世间寻常,更不曾知晓民生多艰。

对此,她心中有愧。

也因此,她与洛长安商议,亲手接过了南安的寒窑与居养院的修缮事宜,安民济物,收容流民。

虽一路至此,凋败之象并不少见,她却从未想过,有朝一日会在燕京也见到这样的景象。

百业萧条,民生凋敝,临近熙国的皇都尚且如此,熙国的国祚又如何能长久?

在房中坐下,二人摊开包裹整理,忽而自外传来掌柜的一声吆喝。

一同响起的,还有随之而来的脚步声与窸窸窣窣的交谈声。

掌柜的嗓音尤其洪亮,隔着房门自一层传上来也十分清楚。

“官爷,今晨已来人到小店查过一遍,小人从未见过画像上的人。”

下有官差追查,姜满停下动作,飞快与阮朝对视,合拢了包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