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之一,在雪地作战的时候,用白色被单制作伪装服,简单实用,穿戴起来时间短,能包裹住全身,在雪地中伪装效果奇佳。此外,为避免头、面部的暴露和反光,还可以用普通白布制作成伪装面罩和头罩,不单能起伪装作用,还能有效防止狙击手的头、面部被冻伤。
在接敌过程中,狙击小组的狙击手和观察手(现在可以叫观测手,即观察与测距。但二战中,测距往往是狙击手自己进行。)之间要尽量保持较近距离,并通过眼神和手势交流,尽量避免发声,两人之间一定要培养出默契!
学会利用天气状况隐蔽潜行,恶劣天气恰恰是狙击手潜行接敌的最好时机;再就是利用人类的生理特点悄然接敌。比如:人在凌晨两点半到三点十五分这段时间内最疲倦,警惕性最低,往往处于熟睡状态。我们夜间行动就应该选择这段时间。
在野外伏击时,可以先用水将枪口附近的积雪凝固成冰,避免射击时扬起飞雪,防止敌人发现自己的位置;伏击待命时,可以在口中含着一块雪,避免呼出的雾气暴露自己;
瓦西里.扎伊采夫说:我们那里的猎人从小就知道,猎物能从很远地方看见人呼吸产生的气雾的。而且狙击手必须特别注意保暖,因为狙击手在伏击常常要保持静止不动,如果不穿着厚厚的棉袄和大衣,一则难以保持心跳和呼吸的平稳,二则冻成僵尸了谁负责打德国鬼子呀?
下面又是哄堂大笑,也许只有这时候这些狙击手们才能放松心情,开怀大笑。
实际上,瓦西里.扎伊采夫讲的这些内容张思然在梁赞都学过,不过瓦西里.扎伊采夫首创的双人狙击小组战术挺让他好奇,因为当时世界范围内,德、日、芬兰、美国,包括苏联自己,实行都是单人狙击战术,芬兰在冬季战争中所谓的狙击小组战术,实际上多名狙击手在一个指定区域还是各自独立进行的狙击。
张思然坐在地上的一个弹药箱上面,打量着瓦西里.扎伊采夫,看上去他就是一个老实憨厚的山区猎人,也许因为常年打猎和狙杀的原因,他原本就细长的眼睛往往眯缝成一条缝,在张思然知道的官方报道中,瓦西里.扎伊采夫打死了11名德国国防军的狙击手,这个战绩可比其他狙击手打死一些小兵含金量高得多,一个狙击手打死敌人狙击手的难度远超过打死普通士兵10人的难度。
这时候瓦西里.扎伊采夫开始讲观察手的重要性,他说到:记住观察手不但是你的眼睛,是你的翼侧护卫,而且关键时候,你们两个的性命实际上是在观察手的手上掌握着,因为他将进行威胁排序,先打掉对自身最有威胁,或者最重要的目标,这个由观察手做出决定,而狙击手即使瞄准了另外的目标,在观察手指出需要打击其他目标的时候要果断放弃当前目标,先射击观察手指出的目标,因为他不是通过小小的瞄准镜在观察狭小的范围,他能观察并掌握全局。
最后,瓦西里.扎依采夫说到:把来自敌人的两句话送给同志们,德国国防军狙击手学校的保命法则:一。对一名狙击手来说,敌人的狙击手是最大威胁;二、10倍的伪装+1倍的射击技术=活着离开战场。
大家纷纷站立起来鼓掌并握手拥抱,原来三天的战场狙击手学校培训是最后一天了。
张思然赶紧挤到前面去:瓦西里.扎依采夫教官,我一到斯大林格勒就被送到这里,狙击步枪都没有发给我,我该去找谁?
瓦西里扎.伊采夫说:少尉同志,你是哪个集团军的?
张思然说:我是第**集团军的。
瓦西里扎.伊采夫说:那你要去找你们第**集团军的领队,我记得是一个中尉。
这时候一个大嗓门叫起来了“第**集团军的同志在隔壁集合回去了。
张思然赶紧挤过去:我是第**集团军的。
见对方是一个中尉,就举手敬了一个礼,对方草草还礼:这几天没有见到你。
张思然说:我是安德烈.安德烈耶维奇.莫洛佐夫少尉,今天下午才到斯大林格勒。
中尉就说:哦,难怪刚才第62集团军的契科夫中尉说来了个戴羊皮黑手套的少尉,就是你吧。我是彼得.彼得洛维奇.西多罗夫中尉,你是哪个部队过来的?
由不得他不问,这些带黑手套的军法官或者内务人民委员部的军官,带着行刑队,已经在斯大林格勒前线枪决了超过1万名畏战不前的红军士兵和军官。
张思然回答道:我是梁赞空降兵学院特殊任务系的,之前隶属于格鲁乌。
彼得.彼得洛维奇.西多罗夫中尉稍觉放心了一点,至少不是上面的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