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娜就负责摸索出用法来,其他队员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不可能当掷弹筒手,至于孟书何的七九步枪,就换成鬼子的三八大盖,这七九步枪就是汉阳造,比三八大盖还是要差一些的,而中正式与三八大盖谁更好一些有很大的争议,一般来说,中正式步枪也是很好的,但是质量跟制造工艺和所用钢材有很大的关系。他那支七九步枪太老旧了,恐怕膛线都磨得差不多了。而孟大石就负责那挺布伦式轻机枪,他的七九步枪就直接扔掉不用了,再给他配上缴获的佟礼善那支驳壳枪就行了,这也是当时国军机枪手的标准配置。
这增加了两个人手,总算稍微缓解了一下人手掰扯不开的窘况,库利克大士就不用既当机枪手,又要负责G43半自动步枪,他枪法是没有岩石下士和加莉娜他们这些狙击手厉害,但是他也算是反应极快的快枪手了,当敌人摸近到两三百米距离的时候,他和张思然这种射速快枪法准的老兵打敌人的单兵很有效的,机枪来对付单个目标不划算的,而**沙的有效射程又达不到。
没过多久,库利克大士他们也下来了,因为张思然他们本来也只是先走了100多米。库利克大士和针头大婶、雷娜、孟氏父子他们下来后,就开始把罐头往每个队员的山地背包里面塞,张思然还在这些日军尸体上面搜寻着其他可用之物,
找到的五块手表都带上了,都是精工牌的军表,二战期间,日本军表的品牌仅有精工一家,这种精工军表为短秒大冠手上链,表盘上有粗大的黑数字,十二点位处还有一五角星。关东军向精工厂订购了不少,所以直到今天,不少日本表迷还专程来东北寻找这种旧表。
张思然给孟氏父子一人准备了一块手表,暂时没时间教,等空闲下来再说,因为手表可不仅仅掌握时间,还可以用来确定方向,很多功能需要教。至于多出的三块手表先放包里,到时候跟老百姓换吃的都可以,再说了,第816教导队不排除还增加队员呢。
张思然还在找尸体里面有没有个头比较大,军装能被张思然穿的,最好是衣服上还没有枪眼,但是找了半天都没有合适的,这些鬼子个子倒看着粗壮,但是身高在1米7以上的都寥寥无几,更别提1米8以上的了,看一个大队或者一个联队能不能找到几个,日军身高普遍很矮,向张思然这种身高达到一米八二的,在日军中是凤毛麟角,要知道抗战初期的日军甲种师团鬼子兵平均身高才1.61米,(临近1945年大量招募少年兵后日军平均身高更是降至1.47米)。
张思然是考虑到化装侦察的需要,他能说流利的日语,最重要的是,当年他在“国民优级学校”和“国民高级学校”商船科学习的时候,对日本人的行为举止思维习惯了如指掌,因为那两所学校就相当于是日本的初中和职业高中,不过对于日军军队里面的文化,张思然就说不上有多了解了,他在梁赞空降兵学院学习的全是针对德军的,也就是在赤塔那边的远东方面军侦察情报部秘密营地听了那名少校的简单介绍,所以他考虑最好到时候以宪兵队便衣密探的身份出现,或者以步兵小队中队的斥侯身份出现,而且不能伪装成普通士兵,至少要是一个士官,也就是日本人所称的曹长军曹伍长。
他已经找到曹长的尸体了,看着矮墩墩,身高不过1米6的日军曹长,他就皱起了眉头,这个鬼子曹长的军装肯定是穿不了的,这里就没有一件衣服合身,不过张思然考虑以后再找日军军服,现在先把这个曹长的证件什么的先收集好,另外还有这名曹长的军刀要带上,曹长的这种军刀叫95式军刀,也就是日军所称的曹长刀,军内鄙夷地称作“铁棒”,因为这种大规模由军队配发的曹长刀并不是手工打造的,而是机制刀。
但是对中国人来说,这把曹长刀也是对中国犯下血债最多的日军军刀,因为佩戴曹长刀的曹长数量庞大,远超过军官的九四军刀,而曹长身在一线,使用曹长刀屠杀百姓的事例比比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