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张思然就在军用地图上标定雷达站所处的位置和目前他们所处的位置,他判定目前他们是在阿尔山的白狼峰,因为这里离南兴安隧道不远,而南兴安隧道就在白狼镇。本来从军用地图上看,
阿尔山海拔最高的山峰是摩天岭,位于阿尔山市东北大黑沟上游,海拔1711。8米,是整个大兴安岭的第二高峰,也是兴安盟的最高峰,但是摩天岭这里是火山锥,也是一座暗流涌动的活火山,地质条件不适合构筑要塞,所以关东军的雷达站并没有部署在这座大兴安岭的第二高峰上,而是选择部署在白狼峰顶。
张思然靠坐在一棵大树下面对着地图思索,这里是日军的雷达站几乎已经确定了,但是接下来做什么?
按照侦察情报部的要求,找到部署地点只是完成了任务的一部分,接下来还需要做到确定型号,了解性能。
如果只是作为一个侦察小分队的指挥员,那么张思然已经完成了任务,因为找到了日军隐密部署的雷达站地点,只需要让针头大婶用电台把具**置报告给远东方面军侦察情报部就行了。不过张思然虽然是普拉霍夫卡集体农庄训练出来的一个不合格的特工(他太热爱直接行动了),但是毕竟也是一个特工,作为一个特工,肯定不会满足于远远用望远镜看看外形。他就在想是发起一次突击摧毁这座雷达站好呢,还是自己混进去把雷达的技术资料甚至关键部件窃取出来。
还没等他做出决定,加莉娜和雷娜分别回来向他报告,发现几处疑似日军出入口的地方,但是由于日军将出入口修得很是隐蔽,不摸到很近的地方很难确定具体哪一处地方才是真正的出入口,因为有些地方也许只是一个暗堡火力点而已。
张思然思考了一阵后,就下令孟氏父子与岩石下士三人前出侦察日军出入口,孟氏父子是鄂伦春猎人,他们能通过蛛丝马迹发现隐藏的敌人构筑的工事,要知道在他们打猎的时候,仅仅通过猎物留下的足迹,甚至是碰断的树枝踩倒的杂草就能判断猎物的种类数量和跑掉的方向,日军修筑进出口留下的痕迹肯定比猎物留下的痕迹多得多了,而且岩石下士也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西伯利亚原住民雅库特猎手,不过他的任务是掩护孟氏父子,在孟氏父子出现了被日军哨兵发现的状况,岩石下士必须抢在日军士兵鸣枪示警前击毙对方,所以他把他的莫辛纳甘M91—30狙击步枪加上了Brallit消音器,弹仓里面也换上了特殊的亚音速减装药绿色弹壳子弹。
三人完成准备后,悄无声息的往疑似日军出入口摸去,而针头大婶和屠刀中士以及大熊则在林子深处构筑他们的临时掩蔽部,他们挖掘了一个半埋式掩体,也就是一个半人高的大土坑,要是打起来还能做跪姿掩体用,然后找来几根树枝搭**字形,最后把那一块大帆布盖在树枝上面,再在帆布上面用树枝杂草进行了伪装,如果不走近到几米远是很难发现树林里面有这样一个掩蔽部的,这个掩蔽部防不了炮火打击,起的作用就是不让日军在各个山头上的观测所能发现他们。
加莉娜雷娜以及库利克大士,都各自离开这个掩蔽部一段距离,找好自己的藏身之处,用手上的狙击步枪控制住除孟氏父子和岩石下士他们三个人去侦察方向外的另外三个方向,由于他们枪上都有6倍甚至8倍的瞄准镜,所以他们控制的距离和范围比一般的步兵班甚至一个步兵排控制的地域不会小,在瓦西里。扎伊采夫教的狙击战术中,狙击小组在山地和城市环境等地形复杂的地方进行战场控制,是效费比很高的一种作战方式,尤其是山地环境,敌人的运动速度提不起来,在一个训练有素的双人狙击小组或者单人狙击手面前,几乎是寸步难行。
足足两个钟头后,孟氏父子和岩石下士才溜回来,这时候天已经黑了,张思然他们都轮流吃过晚饭了。张思然就招呼他们三人进掩蔽部里面吃饭,边听他们报告,孟书何就告诉张思然,已经确定日军的两个出入口,山脚下的一个出入口应该是山下的日军部队进出用的,他们应该是整个要塞区的一支守备部队,而半山腰处的一个出入口,应该是这个雷达站的出入口,因为有一条简易公路一直修到这个出入口附近,而且这一个出入口戒备森严,比山脚下日军守备部队的出入口管理要严一些,几乎都没有士兵可以进出,而山下的出入口,看见了很多次士兵的进进出出,当然也可能是雷达站的士兵人数不多的缘故。至于另外几处地点,应该是从山里挖出来的暗堡,只有枪眼而没有可以出入的通道或者洞口。
2.
张思然想化装摸到雷达站的出入口。但是只有他一个人会说日语,受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