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书院

繁体版 简体版
白马书院 > 抗战之铁血特工 > 第一百六十七章.彻底失联

第一百六十七章.彻底失联

1.

想到这里,张思然又考虑与侦察情报部联络的问题,对于侦察情报部来说,压根不知道与日军开战是一年后还是两年后,张思然他们这个侦察小组休整个十天八天根本不是事。不过张思然就不同了,他与孟氏父子一样,心底都是找日军和伪满军报仇来的。

虽然心底里他也自认为自己是抗联的一份子,或者说满洲**下面的一个地下交通员,虽然不是正式人编制在册的。但是他父亲是的,他就认为自己理所当然也应该是的。

但张思然毕竟是苏联红军培养出来的军官,作为一个红军侦察情报军官,肯定要与上级指挥部保持联系。这已经休整了上十天,他决定还是请示一下远东方面军侦察情报部给他们的下一步任务。

他们的S1311便携式无线电台是带回了地下工事的,但是针头大婶和雷娜对着日本的电台,表示通过拆换零件是不可能的,因为日本的这部电台是一部很老旧的无线电台。本来在二战中,日本的无线通讯能力就是落后于英美的,甚至与苏联德国都不能比。这部电台是20年前生产的,本来按照日本的装备习惯,一般要大队以上级别才能装备无线电台,只是因为雷达站比较重要,发现空情后需要及时报告给师团司令部,所以才把这部老旧电台拨给了这一个中队级别的雷达站。因为他们不需要移动,所以这部电台就很笨重。而日本最新的电台体积小得多,比如“九四式五号无线机”重量还不到十公斤,也就比S1311体积稍大,而这部老旧电台重达20多公斤不说。配用的蓄电池都是5公斤一块的大电池,另外还配了一个手摇式发电机。这全套装备下了都有40公斤上下了,得两个人分开背才行。

针头大婶在通讯室里面倒是找到一个装电台的木箱子,至于蓄电池和手摇式发电机就只能靠其他人背了。

张思然肯定不敢在白狼峰这里发报,那岂不是直接告诉日本人他们又回到地下工事了,所以他们要跑得越远发报越好。最后就决定由张思然与针头大婶还有岩石下士三个人,带上这部电台跑到几十公里外去发报。接收指令然后再回来。

张思然自然是会发报的,但是不到万不得已,他是不会去按动电键。因为他一旦发报他的手法和发报特点,就会被关东军的监听部门记录下来,作为一个特工,这不是一件好事情。

之所以张思然要亲自带队,就是要熟悉附近的地形,顺带进行一下侦察。因为整个海拉尔到阿尔山五岔沟一线,都是关东军的重要防御地域。晚饭时张思然作出决定,岩石下士带上了花耳朵。三人一狗当晚就连夜出发。

张思然背了自己的G43半自动步枪和死神镰刀**沙,还背了手摇式发电机。幸好他们留了个心眼带上了这个东西。而岩石下士除了自己的装备之外,再背上了两块蓄电池。针头大婶就负责背她的电台。

去的路上很顺利,有花耳朵都在一路,很容易就避开了沿途的日军检查站,当天夜里月亮又很好,三个人连夜赶了六十里路。第二天白天就找地方潜伏隐蔽。张思然则找山头制高点,用望远镜观察四周山下敌人布防情况。

到了夜里,岩石下士把电台的天线拉到树上,针头大婶就把电台取出来放在木箱子上面开始发报。张思然拟定的电文很简单,就是成功摆脱日军搜捕潜伏下来,请示下一步的行动。

发报完毕后就等着侦察情报部回电。这时候才发现带的这两块日军的蓄电池根本储不了多久的电,想来平时日本人多半也没有用蓄电池,因为地下工事有柴油机发电和从外面接的电线,而蓄电池可能是以前的电台用多了,或者是时间太久了保养不善储电能力退化了。

这时候岩石下士带着花耳朵在远处警戒,张思然就取出手摇式发电机来发电。手摇式发电机空载的时候倒还轻松,只要电台一加载那就很吃力了。像八路军新四军电台为了持续收发报,都必须专门组建摇机班,每10分钟就要换一个人来摇。

张思然摇得满头大汗的时候,侦察情报部的回电终于来了,针头大婶就在记录电码,可没多久,岩石下士一溜小跑奔了过来,低声对张思然说:队长,不对劲,山下有灯光和马蹄声。看来是冲着我们来的,应该是日军的骑兵队。

张思然皱着眉头看了一眼正在接收电报的针头大婶,让针头大婶马上停止接收电文,带上电台立即转移。说完就马上停止了手摇发电机的工作,针头大婶也没有多话,马上把电台收起来装进木箱子里面就往背上背。然后三人开始往山后面转移。

张思然知道日军肯定是用测向台知道了他们的发报地点,实际上他们已经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