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城郊,盛家一处庄子上。
“这些儿郎,都是照紘弟的要求,从咱们自家庄上选出来的良家子弟,都是知根知底的好儿郎。” 三十六个青年背手而立,在院中列队,个个身姿挺拔,如松似柏。 “不错。”岳峰点了点头,道:“精神头都不错。” 盛维笑着问道:“紘弟找这么多儿郎来做什么?” 岳峰道:“如今天下看似承平,可实际上看似平静的水面之下,早已是暗流涌动,不说朝堂,只说民间,各地士绅豪族日益壮大,土地兼并的情况越来越严重,每年不知有多少百姓,因天灾人祸不得已卖掉自家土地,或是投身于当地士绅豪族门下,或是涌入各地城镇做一些小买卖和打工维持生计。” “近些年来,边关平稳,并无战事,南北东西也都是风调雨顺,并没有太大的天灾,承平之象得以维持,可天有不测风云,若是哪天起了大灾,咱们这些大户人家,自然不用为吃穿发愁,可底层的百姓却没有咱们这般家底……” 岳峰的话还没说完,只说到这里,盛维的脸色就变了,有些事本就经不起仔细推敲,尤其是盛维这些年做买卖走遍了大江南北,不知到过多少地方,遇见的人,见过的事不知有多少,尤其是对于岳峰说的士绅豪族兼并土地之事,看的最多。 甚至就连他们盛家自己也是如此,这些年陆陆续续又置办了好些庄子,招募了许多庄客、佃户。 “紘弟说的极是,若是当真到了那时候,百姓们吃不饱饭,穿不了暖衣,活不下去,还真有可能弄出乱子来。” 盛维深以为然的沉声说道。 岳峰道:“所以,咱们得早做准备。” “紘弟的意思是?” “大哥哥回到宥阳之后,再去庄子上多寻些青壮的庄客、佃户,把待遇给的丰厚些,稍加训练,平时充作家丁,日后若是出了变故,手上也能有些人手可以指使。” “而且大哥哥常年经商,若是能够拉起一支自己信任的队伍来,以后走南闯北,也能多多几分保障。” “话虽不假,可私自豢养······”盛维的话没有说完,但意思已经不言而喻。 盛紘却笑着道:“私自豢养?豢养什么?家丁吗?朝廷明令禁止的是储备弓弩和甲胄、豢养私兵,可咱们养的是家丁和护卫,大哥哥在外经商多年,生意遍布各地,咱们盛家也算颇有家业,多养些家丁护卫,有何不可?” 盛维显然被岳峰说的有些动心了:“那养多少合适呢?” “一百两百不嫌少,三百五百不嫌多。” 岳峰这话刚出,盛维脸色骤变:“这····会不会太多了?” 岳峰知道盛维的顾虑,当即道:“若是一次养上三五百,自然多了,可若是咱们分几次呢?” “分几次?”盛维眉头微皱,眸光闪烁着。 “大哥哥请看!”岳峰笑着将自冬荣手里接过的书册递了过去。 盛维接过一看,只见封面上写着:讲武堂第一个三年计划,旋即打开,开篇序言先是说这个讲武堂从开创的初衷到理念,再到赚钱的门路,最后才是讲武堂的详细介绍。 “讲武堂?” “类似书院培养读书人一样,用来培养武人?开创镖局?” “不错!”岳峰道。 “这不就是武馆吗?”盛维疑惑道。 “跟武馆虽然相似,但本质上还是有区别的。”岳峰当即拉着盛维,说起了讲武堂和武馆之间的区别。 盛维在盛家只待了两天便走了,三十多个青年被岳峰安置在庄子上,每日让冬荣几人督促他们跑步站桩,淬炼体魄,并未直接传授武艺。 而长梧则跟着长柏、长枫还有明兰一道,每日晨间跟着岳峰在外书房站桩练拳。 长梧有些底子,跟着盛维为他寻来的武师学了些许拳脚枪棒,虽然只是些中看不中用的花拳绣腿,但这孩子练功倒也算刻苦,打下了些不少底子。 而且长梧日后要走武将的路子,跟混元经倒也契合,岳峰只教了他一上午,就把混元桩和易筋十二式学的差不多了。 时间一日日过去,白家之事也逐渐落下帷幕,岳峰给出的判决,作为主使的白大郎和七个白氏族人,判了秋后问斩,而余下知情之人,皆以同罪论处,或是抄家、或是发配充军。 好在白氏也是扬州大族,念及顾廷烨和白氏之间的关系,并未殃及白氏全族,只是偌大的白氏一族,日后注定是要没落了。 将白老太爷下葬之后,顾廷烨这才带着礼物来到盛家拜访。 盛紘还在衙门忙着最后的交接,负责接待的是长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