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书院

繁体版 简体版
白马书院 > 抗战:什么独立团,德械兵团啊! > 第140章 梅津美治郎的三把火

第140章 梅津美治郎的三把火

正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更何况梅津美治郎还是获得了统帅十万精锐大军的一个险要职位,他更是意气风发。本文搜:读阅读 duyuedu.com 免费阅读

他上任之后,准备大干一场,好好整顿一下晋省。

让晋省彻底成为倭国军队的“后勤基地”,以供应日军打赢这场“持久战”。

比起香月清司来说,梅津美治郎在军事行动上更加激进和主动。

并且,第一军大部和指挥机构己经在之前的战斗中被摧毁,所有的相关机构都要进行重建,这就使得他的作为空间更大了。

于是,刚刚上台的梅津美治郎采取“治安肃整作战”的举措,

这种作战本质是对各地的抗日武装进行 “扫荡”,

准备将香月清司之前丢掉的日军资源点和占领区先收回来再说。

当然,如果能够顺便消灭抗日力量,扩大日军的占领区和统治范围,将晋省彻底变成倭国的大后方那就最好了。

另外,梅津美治郎的第二把火就是指挥日军继续不当人,日军开始在晋省大肆征粮征税,意图摧毁抗日军民的经济基础,掠夺晋省的资源。

梅津美治郎的第三把火,就是坚持香月清司时期扶持傀儡的政策,继续加大了对阎老西得“诱降”。

他想了一个分化瓦解的办法,就是以日军不再进攻阎老西得晋绥军为条件,希望阎西山在 “剿共” 方面的合作,先专门针对一下晋省境内的八路军。

比起香月清司,梅津美治郎将更加难缠。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此刻,也就是在37年的冬季,日军部队各路出击,以太原城为中心,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扫荡。

对于在晋省的龙国军队来说,他们面对日军数量最多的时候也只有五六万人。

并且,当时为了挡住这些日军的进攻,晋省国军这边几乎就是精锐尽出,并且依托有利地形,在忻口付出了惨重代价,才勉强挡住了日军一个月的进攻。

现在,还没有恢复元气的龙国军队,是不可能挡住日军十万人的攻势的。

现在这个局面,肯定是无法正面与日军相抗衡的。

无论是国军那边还是八路军这边,都采取了分段阻击、节节抵抗的战术。

因此,龙国军队在之前占据的据点和一些矿场之类的,又重新被日军夺了回去。

晋省的局势更加复杂,在短短一周的时间里,己方的格局又回到了泰源攻守战之前的状态。

梅津美治郎见取得初步效果后,并没有罢休,他命令部队不断对龙国军队发动进攻,龙国军队的生存空间也在不断被压缩着。

俞家岭这边,自从那场战斗结束之后,部队的整训和扩军工作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

训练这边没什么好说的,战士们有着充足的给养与弹药保障,训练出成绩也只是时间问题而己。

这年头,一般的老百姓伙食是很差的。

别说是肉类了,能顿顿吃大米,就己经是相当富裕的地主了。

没错,一般的小地主,顿顿大米或者馒头也是做不到的。

战士们来到独立团,不但粮食管够,而且训练成绩好的士兵还有红烧肉、炖猪肉、烤鸡这种豪华大餐供应。

别的不说,就是为了能吃上这些过年都难得吃上的菜系,战士们也都争先恐后地努力训练。

至于招兵这一块,独立团靠着最近在晋省打出来的名气,招兵依旧非常顺利。

不光晋省本省的人络绎不绝地参军报名,甚至还有隔壁冀省、豫省、秦省的小伙子们都不远千里前来加入独立团。

因此,扩招两万人的名额看似很多,但在独立团强大的名声效应和龙国巨大的人口基数之下,这些人在一周之内就很快招齐了。有着提前准备好的多副职配置,独立团短期内吃下大量新兵,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并且,这还是进行挑选后的结果。

这个效率,是其他部队望尘莫及的。

这其中,也包括中央军精锐。

在龙国有句俗话,叫做“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在古代龙国,特别是宋朝以后,重文轻武的思想盛行。文人在社会中享有较高的地位,而士兵的社会地位较低。

这个情况,在文人盛行的民国时期,也有体现。

所以,但凡是有点志向的男丁,谁也不想去当兵。

但是,在独立团这边就不一样了。

不光是普通的男丁愿意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