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书院

繁体版 简体版
白马书院 > 落红 > 第18章完结

第18章完结

“大哥,今天我们挖出的土和前一阵子挖到的明显不同。!秒_章~节-暁?说*网¨ ?哽¢芯¢嶵!哙,”三弟一看我走上来,便面带喜色的过来报告。

“对,大哥,你过来这边看看。”五弟站在一堆黄色的土前对我喊道。

我心下一喜,急步走到竹编筛子的边上。只见筛子下面过滤出来的泥土不同于以往的黑色,这次的土有黄有红;而筛子上面留有一些奇怪的红黄色土块,里面还夹杂着一些碎石,且非常坚硬。我用手抓了一把土,很仔细的碾了碾,一撮撮的粘土从手指缝中直往下滑落。

“很干,有点粘,看来有戏了。”我开心地对三弟和五弟说道。

沿着阶梯走到坑底,靠武周山方向的坑壁上开了一个约六丈高的坑道,坑道口还用青砖砌起,甚是齐整;坑道中间的地上挖有一道三寸深的凹槽,是用来方便推独轮车运土用的。坑道的壁上隔不远就有一盏长明灯,火苗偶尔一闪,那映在弯弯曲曲幽暗的坑道壁上的人影也会随之闪动,犹如古洞内的幽灵般,正张牙舞爪,欲向洞外扑来。!暁·税?宅¨ ?追+蕞~新+漳?踕¢放置长明灯另一侧的壁上,镶嵌了一根挂着小铜铃的绳子,因为坑道已经挖的很长,若是里面的人有什么紧急的情况想通知外面,便只要摇动这根长绳,外面的人便会知晓,这样既方便快捷,又能有效地防范意外情况的发生。

坑道大概有三百余丈长,以一个并不太明显的角度向地底倾斜过去。在三弟和五弟的带领下,我等三人快步走到了尽头。几个族里的小伙子正在那里卖力的挖着。坑道尽头,长明灯下,泥土的颜色明显与四周不同,色彩显得有些发白偏淡。

“老三,老五,这真的是夯土层啊!”

“是啊,大哥。这夯土层我们已经挖了有四五丈了,今天再加加工,估计就能穿过夯土层了。杨子和小存,你们两个再加把力。”

“嘿,知道了,叔,您就放心吧,今儿一准能给您个好消息。”

正说话间,杨子手中的铲子当的一声脆响,震的双手虎口一阵热麻,泥堆里哗啦啦掉下一些硬硬的东西来。·第′一¨墈,书,罔, +首\发.

小存离的最近,抢先拾起几个硬块凑到灯下一看,立时惊呼起来,“叔,是碎砖头块,是碎砖头块!”

我等一听,喜上心头,忙抢步上前,接过那几个硬块仔细一看,确是上好的青花砖块。老三更是走到土堆前,轻轻地用手拔开那层浮泥,一面砖墙便暴露在众人的眼前。

我也走上前去,燃起一枚火折子,一缕红色的火便在眼前跳动着,火光照着那面砖墙,格外的分明。

“你们看,砖块上有字,”我摸着砖头上的那些细微的凸起对大家说。

大家纷纷凑过身,杨子和小存更是取下了两盏长明灯,一同照了过来。

“你们看这些铭文,”我的手指在这些几百年前的文字上方划过,“唐贞观二十年丘乙。也就是说,这块砖是贞观二十年,一个叫做丘乙的人烧制的。李世民死于贞观二十三年,而这块砖烧制于贞观二十年,距他死只有三年,看来这次是错不了了。”

第八章 父亲的笔记(二)

笔记其二:

二月十三,积雪初融,天更加的冷。

夯土层和墓的外墙都已经打开,在最初的两天里,我们对昭陵做了一个比较粗糙的检查,令人欣慰的是,昭陵保存的极为完好,至少在目前我们是这么认为。我们所进的乃昭陵第一个墓室,长宽各有四十余步,墓室的顶部是圆弧型的,没有发现一个盗洞,这个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

第一个墓室,也可称其为前厅,修建的极为大气,四周墙壁全是由坚硬的大块青石筑成,而我们运气比较好,正巧挖到的是它圆弧型的由青砖木头构成的墓室顶部,但饶是如此,我们也颇费了一番周折。前厅的石壁上,雕着九条长龙,腾身于云雾之中,端的是栩栩如生,极具皇家气概,厅正中有一梯形的雕有旭日东升的青石斜坡,斜坡的延生出去是个约一丈余高的平台,平台中间的墙壁上有一扇厚重的石门,这石门与周遭的石壁吻合的非常好,只留下大约一两张纸厚的细缝,斜坡的左右两侧,各竖立着四尊庞大的吉祥瑞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