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书院

繁体版 简体版
白马书院 > 中外科学家发明家丛书 > 第191章完结

第191章完结

1958年,肖洛与汤斯将微波激射器与光学、光谱学的知识结合起来,提 出了采用开式谐振腔的关键建议,并预言了激光的相干性、方向性、线宽和 噪音等性质。.白\马_书-院_ !首+发*同一时期,巴索夫、普罗霍洛夫等人也提出了实现受激辐射光 放大的原理性方案。

1960年7月,美国青年科学家梅曼成功地制造并运转了世界第一台激光 器。工作物质用人造红宝石,激励源是强的脉冲氙灯,它获得了波长0.6943 微米的红色脉冲激光。

第一台激光器问世以后,激光发展很快,短短时间里就出现了许多不同 类型的激光器。1961年,1964年,先后制成钕玻璃激光器和掺钕钇铝石榴石 激光器,它们和红宝石激光器都是迄今仍被大量应用的固体激光器。

1960年底,贝尔电话实验室的贾万等人制成了第一台气体激光器——氦 氖激光器。1962年,有三组科学家几乎同时发明了半导体结激光器。1966 年,又研制成了波长可在一段范围内连续调节的有机染料激光器。?5/2.m+i¨a*n?h?u^a+t^a+n_g·.\c¨o-m/此外,还 有输出能量大、功率高,而且不依赖电网的化学激光器等。

由于激光器的种种突出特点,因而很快被运用于工业、农业、精密测量 和探测、通讯与信息处理、医疗、军事等各方面,并在许多领域引起了革命 性的突破。比如,利用激光集中而极高的能量,可以对各种材料进行加工; 激光作为一种在生物机体上引起刺激、变异、烧灼、汽化等效应的手段,已 在医疗、农业上取得良好的效果;激光在军事上除用于通信、夜视、预警、 测距等方面外,各种激光武器、激光制导武器已投入实用。今后,随着激光 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激光器的性能和成本进一步降低,其应用范围还将继续 扩大,并将发挥出越来越重大的作用。

集成电路的发明

(1961年)

集成电路的发明应归功于美国得克萨斯仪器公司的基尔比和仙童公司研 究与开发部经理诺伊斯。

1947年,贝尔电话实验室发明点接触晶体管10多年之后,半导体材料 和器件的制造工艺得到迅速发展,半导体器件产量大幅度增加,类型越来越 多。?纨, · ·鰰*占, ′哽?新`最\全,随着使用这些元件组装的电子产品的复杂性的提高,元件数目以及元件 间互相连线的数目也日趋复杂,严重地妨碍了组装电子产品的速度。集成电 路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为解决元件快速组装问题而产生的。

基尔比致力于由半导体元件组装整体电子电路的工作,他的目的在于寻 找这样一种可能性:用一块固态半导体材料做出整个电路来。1959年初,他 用单块锗晶体制成了包括电阻、电容和晶体管的触发器,这样的固体电路由 美国无线电工程师协会公诸于世。

大约与此同时,诺伊斯设想用扩散或积淀方法制成电阻器,并获得了成 功。第一只单片集成电路于1961年由美国仙童公司上市出售,它是由4只双 极型晶体管组成的电阻——晶体管逻辑触发器。基尔比和诺伊斯的发明,单 片集成电路的出售,标志着集成电路的诞生。

集成电路诞生之后,引起了各界广泛重视。科学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 不断对它进行改进和创新,促进了集成电路的更大发展。

机器人的出现

(1966年)

机器人是模拟人的四肢动作和部分感觉与思维能力的机械装置,它是用 电器元件或电子仪器控制,通过液压传动元件操纵杠杆机构,实现预期目的。

第一代机器人是一种只能进行固定的和变换工作程序的简单机械动作的 装置,产生于1966年。当时一架载有氢弹的美国飞机在地中海失事,一颗氢 弹落入地中海。为了防止射线对人体的危害,制造了一台有电视眼和机械手 的简单机械人,把氢弹打捞了上来。同年,美国某医院安装放射线源时,有 半支香烟头大小的放射性钴C60掉了出来,用这种简单的机械人拾起,并放 入铅盒内。从此机器人引起人们广泛的注意和研究,仅在 1967年美国就有 75台机器人用于生产上。这一年,苏联的月球卫星就是用机器人挖取月岩和 土壤试样的。

第二代机器人具有触觉和视觉功能,能在“理解”周围环境的情况下进 行工作,它是在60年代末小型电子计算机已推广使用和价格降低的条件下出 现的。由电子计算机控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