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巨著在李时珍去世3年后终于出版。\w.a!n-b?e¨n..,i,n!f¢o^得到了国内外医学家的高度赞 扬,堪称是世界之最。直到今天,这部药典仍是每个中医师必读的书籍。
(阎晓强)
詹天佑
——中国铁路工程的先驱
(公元1861~1919)
铁路是现代交通运输事业的重要手段之一。它使得巨额数量的物资和人 员的输送成为可能,它使一个国家各个地区之间得以形成最紧密的联系,它 使普通人的两只脚,都变得比 《水浒传》上日行千里,夜行八百的“神行太 保”戴宗还神奇,使我们通过铁路,可在一日之内到达三四千里之外!
如果说在世界上,铁路工程的先驱当推英国人史蒂芬森的话,那么在中 国,铁路工程先驱的头衔,詹天佑则是当之无愧的。
身 世
詹天佑,字眷诚,1861年4月26日生于广东省南海县。詹家祖籍为安 徽婺源县 (今江西东北)人氏,至其父詹兴洪时,发生了第一次鸦片战争, 后其家境逐渐衰落。?齐^盛\暁^说?枉¢ ,耕^辛,蕞?全?因此举家迁至南海县,曾做茶叶买卖,后迁往广州定居。 天佑在家是老大,下有6个弟、妹,故生活颇为艰难。
詹天佑成长的时代,正是国运日弱,世界列强开始侵略中国之时。西方 的科学技术,也随着传入中国。
詹天佑6岁入私塾就读,但他对四书五经并不感兴趣,倒是对西方的新 科技、新知识颇感新奇。10岁那年,他考取了幼童赴美官费留学生。此一去, 悠悠10载,在大洋彼岸,从小学到大学,他接受了与国内完全不同的现代科 学教育。这一经历使他成为近代史上最早运用现代科技以提高我国生产力水 平的先驱之一。
他先就读于美国康涅狄格州西海文海滨男生学校,15岁又考入该地文山 房高级中学。他很早就显示出数学方面的才华,学习成绩在全班乃至全校经 常名列前茅。他的体育也非常好,游泳、棒球、钓鱼,无所不能。
高中毕业,他以全班第一、全校第二的成绩考进了耶鲁大学雪菲尔理工 学院,专攻土木工程专业。
那时的美国,到处是一片蒸蒸日上的景象,开发建设日新月异,发明创 造层出不穷。,k-a·n¢s`h¨u`l¢a!o\.*c¨o\m~这一切都强烈地刺激和震撼着詹天佑那颗拳拳的爱国之心。
特别是1876年费城举办的美国独立百年博览会,更是给詹天佑留下了永 生难忘的印象。他看到了蒸汽机、印刷机、电话,看到了无数的发明创造, 他甚至看到了一列以蒸汽机车做动力的火车,在数英里长的环行轨道上飞速 奔驰。强烈的自尊心和民族责任感,使詹天佑下定决心,学好科学技术,报 效祖国!这成了他刻苦学习的强大动力。1881年,他以优异成绩完成大学本 科学业,以学士学位在耶鲁毕业。那年他20岁。
1881年8月,他与众多同学一道,怀着激动的心情乘船返回了阔别10 年的祖国。想不到,腐朽没落的清政府,并没有真正认识到这批掌握了先进 科技知识的学生的价值,只是随便给他们分配了工作就算完事,詹天佑也未 幸免。
起步维艰的中国铁路
翌年10月,詹天佑被分到了福州船政局。从那时起,他被先后调动数次, 学过驾船,做过英文“教习”,还为当时的两广总督张之洞绘制过广东沿海 险要图,但始终是用非所学,他的专长被埋没了。
1887年3月,詹天佑回到老家,在父母主持下,与早年有婚约的、父亲 好友谭伯村的四女谭菊珍结了婚,婚后的生活,倒也幸福美满。但最令他遗 憾的,是学了满肚子学问,却找不到报国之门。
那时的中国,与欧美国家的繁荣景象比较起来,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 下。人家快马加鞭,拼命发展,拼命向世界扩张,而我们堂堂的“天朝大国”, 却像一个步履蹒跚的老人,半睡半醒,还做着“我是天下第一强国”的美梦 呢!
早在19世纪60年代,铁路技术就已传入中国。但是,铁路工程遭到了 顽固的当权者的反对。他们认为,开山凿路,会“破坏风水”,火车轰鸣, 会“震动祖坟”。为此,争论持续多年,筑路之事进展缓慢。而西方从19 世纪30年代起,就进入了建筑铁路的“疯狂岁月”。到了70~80年代,整 个欧洲和北美,已初步形成了遍及大陆的铁路网。在铁路交通的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