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他毅然放弃了国外优越的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回到了祖国。回国后, 他在清华大学任教,是该校最年轻的教授。
1952年,高等教育部为了有利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在全国高校中进 行了院系调整。屠守锷被调整到北京航空学院任系主任。不久,国防部要筹 建导弹研究院,屠守锷,被聂荣臻元帅点名到该院任室主任。这样,屠守锷 开始了导弹科学研究。
飞机设计制造与航天、导弹技术相距很远,屠守锷需要从头学起。他需 要时间,时间对于他是宝贵的。然而,面对着科学的发展,祖国的需要,他 只有拼搏,只有发奋,边干边学,深入学习航天技术理论。
很快,屠守锷就在航天技术理论、总体设计和强度分析方面显示出高深 的造诣,并在研制我国第一枚地空导弹和地地导弹时崭露头角。1961年他担 任了这方面研究和设计的要职。
崎岖路上跋涉
当我国遇到了特大自然灾害时,苏联背信弃义,撕毁了协议,撤走了专 家,带走了图纸,并讽刺讥笑我们20年也搞不出原子弹来。“发愤图强、独 立自主、自力更生”成为亿万中国人民的座右铭。这时,屠守锷担当了地地 导弹研制工作的主持人,负责技术抓总。他带领科研人员研究确定了我国地 地导弹技术的发展方向,制订了各型号的重大技术方案和研制技术途径。在 许多技术决策中,他起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