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书院

繁体版 简体版
白马书院 > 明清战争史略 > 第26章完结

第26章完结

皇太极在后金国家创建中是努尔哈赤最宠爱的儿子之一,也是他处理军国大事的得力助手。·如!文+枉+ ~哽¢薪_最?筷_他以四大贝勒或和硕贝勒的身份参与议政,率军出征,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他在天命四年六月的一次军事行动中俘获成千的汉族避难人民,完全不像过去那样又杀又斩,“今则一切不杀”,除了受伤的以外,全部安全无恙带回到后金统治区内。对其中个别的甚至“极其优恤,给马付书,还送辽东”[朝鲜]李民:《建州闻见录》,24页。。这件事情在朝鲜人的心目中留下了深刻印象,对后金国内及明朝人都不能不发生巨大影响。

努尔哈赤曾想直接进攻明朝,唯恐朝鲜和叶赫站在明朝一边。朝鲜和明朝关系很深,地与中国的东北毗邻,和后金只有一水之隔。叶赫虽然也是女真部落之一,因女真民族内部的矛盾,加上明朝的挑唆,长期以来和后金对立,它又在开原之北,最靠近后金。努尔哈赤不解决和朝鲜及叶赫的关系,他到任何时候都无法解除后顾之忧。他进攻明朝,朝鲜和叶赫就可能抄其后路。经过萨尔浒之战,后金既和明朝进行了直接交锋,也和朝鲜及叶赫做了适当的较量。`l~u¢o′q¨z,w_..c+o/m~朝鲜出兵助明,未有大打,阵上投降。叶赫出了兵,未打仗。努尔哈赤就在这个基础上也改变了策略。他不去责难朝鲜,却利用其投降之机,反复陈述两国素无仇怨。他虽然让朝鲜在明朝与后金之间,不管站在哪一方都可自己选择,但实际是极力拉他们靠拢后金。特别是详细地了解到朝鲜的虚实及他们对明朝所抱的态度,即使一时不能完全把他们拉过来,总可以不那么担心他们从背后发动进攻。对叶赫,过去是把它和明朝视做铁板一块,凡进攻叶赫,必同时防守明朝的袭击。现在看到他们之间的隔阂,而且认识到叶赫主要仰赖明朝的支持,只有打败明朝才能实现对叶赫的统一。萨尔浒之战以后,后金再也不急于攻打叶赫,而是继续进攻明朝,使叶赫失去强有力的支持。

后金在努尔哈赤统治下对明朝改变进攻策略不是什么秘密,明朝统治者中有人已察觉。宰辅方从哲于万历四十七年三月二十八日一份奏疏中说:“臣为奴酋之蓄愤北关(叶赫)久矣,向来犹畏中国(明朝)兵威,为北关犄角,以是未敢轻动。今见我兵败衄,将士损伤,目中已无全辽矣。”这位内阁大学士认为叶赫已经很孤弱,像笼子中的飞鸟、陷阱中的走兽一样,后金兵一到,不是战败就是投降。\t*i^a\n*l,a,i.s,k/.?c.o?m¢努尔哈赤如取得对叶赫的胜利,鼓行而西,一定如入无人之境,所向皆克。所以他说:“为今之计,须以守辽为第一议。”日本《明实录》抄,第4篇,698~701页。一位熟悉少数民族和外国往来的礼科给事中元诗教看到努尔哈赤即将发兵进攻辽沈,惊呼:“奴酋陷我城堡以来,目中已无中国(明朝),近如朝鲜咨报所云,辄敢建国、改元、称朕,皆由杨镐轻躁寡谋,取侮小夷,倏迩秋高马肥,势必深入,不知何以待之?”《明神宗实录》,卷583。后来历史发展的事实证明,他们的估计和担心不是没有道理。

第二部分明失开原、铁岭(1)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六月,明朝相继失掉辽北重镇开原、铁岭。明、清(后金)战局从此又发生了一个新的变化。

开原由开元演变而来。元代曾设开元万户府、开元路,管辖长白山至黑龙江的广大地区。明洪武年间改开元为开原,治所移至今辽宁省开原县老城,并设三万卫、辽海卫、安乐州于此《明史》地理志,卷41,地理2。。这个开原古城位于辽河中游左岸,它不仅是明朝辽东都指挥使司北部边境的重镇,而且因为它的东边和北边毗连女真住地,西北又与蒙古三卫相接,是明朝通使和控制外夷的门户。开原的得失关系到明朝的辽东、东北乃至全国的安危。

明朝为了维护其对全国的统治,长期以来就在开原驻扎重兵,并开辟通往东、北、西几个方面的遥远的驿道,城的周围又设立关市,以此来加强防守和羁縻女真与蒙古等少数民族,的确收到了预想的效果。但是满族崛起以后,特别是后金的建立,明朝在开原的统治根基越来越不稳固了。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熊廷弼巡按辽东,得悉努尔哈赤是明朝东北边防最大威胁,特请戍守重地开原。他说:“今急急救辽之策,舍募勇敢,分戍重地,计将安出?宜于开原增兵一千五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