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熹宗,经廷臣驳斥后,遣缇骑将高出逮捕下狱高出有自编《镜山庵集》,其《拘幽稿》中为自己辩解说:“予岂苟乐生,有策竟莫施”。。持这种意见的,显然是个别人,多数人以社稷为重,力主固守辽西。兵部尚书崔景荣说:“今辽左唯有辽西一块土耳,若不并力固守,何以遏其长驱!”《明熹宗实录》,卷3。他已看出,辽西不守,后金铁骑就会长驱深入。河南道御史张捷慷慨陈词:要“刻刻以失辽东为恨,着着以守河西为主!”《明熹宗实录》,卷4。
固守辽西,广宁是关键。就全辽而论,辽阳、广宁、开原三大镇雄踞鼎峙,明代称为“形胜之区”《全辽志》,卷1,《图志考》。。辽阳居辽河之东,地处辽东腹心,位置最要。北为开原镇,明视为“河东根本”《明史•熊廷弼传》,卷259。,设总兵守。广宁地处辽河西,与辽阳隔水相望。清代地理学家顾祖禹作了这样的描述:广宁“西卫渝关(即山海关),东翼辽镇(即辽阳),凭依山海,隔绝戎奚,地大物博,屹然要会。……昔之议边事者每曰:备镇静,则寇不能北来;驻三岔,则寇不能东渡。”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37。朝鲜麟坪大君途经广宁时说:全城“周遭亚于辽阳”,医巫山“雄峙城北,以御大漠”。[朝鲜]麟坪大君:《松溪集》,卷6,《燕途纪行》。因为广宁处于河东与河西之间的冲要之区,早在明洪武初,即于辽、金时的广宁府旧址筑城,周长九里余,高三丈,池深一丈五尺,宽二丈。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建广宁卫,置总兵官抚镇《全辽志》,卷1,《沿革》、《图考》。。自此,广宁成为辽西一大重镇。到明朝中后期,城内常驻官军一万零四百余人,如加上它所辖台堡守军,则达一万四千四百余人《全辽志》,卷2,《边防》。。明失去开原与辽阳,广宁愈发显得重要,而且由于它与新占据辽沈后的金仅一水之隔,双方的争战已不可免,仅是时间问题。明朝已经意识到,“辽沈既失,便当守三岔河、广宁,次方守山海、蓟昌”,分出轻重缓急《明熹宗实录》,卷4。,故议守以广宁为重。刚代替崔景荣任兵部尚书的王象乾对此作了清楚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