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书院

繁体版 简体版
白马书院 > 清太宗全传 > 第29章完结

第29章完结

明兵在杜松指挥下,分为两部,一部攻吉林崖,一部攻萨尔浒山。′2-八\看·书`惘! -耕.薪?最,筷·后金诸贝勒议以八旗两翼平分力量与明兵交战,右翼四旗协助四百卫兵及增援的一千兵并运石人夫,从山上往下冲,上下夹攻;左翼四旗防萨尔浒山敌兵。努尔哈赤到此一问:“破敌之术如何?”诸贝勒将议定方案报告。努尔哈赤只同意分路作战,但不主张平均使用力量。他提出从右翼拨出两旗,增加到左翼。他说:“先破萨尔浒山所驻之明兵,此兵破,则界凡之兵皆丧胆矣。”同时命令两白旗兵密切注视界凡敌兵,一旦看见我兵自吉林崖向下冲锋,就要前去协力作战。六旗大军攻向萨尔浒明军大营,明军发炮接战,后金兵仰射冲杀,大破敌营,杀得尸积成堆。其助吉林崖之兵,自山而下正冲击时,右二白旗兵渡河前进,与之夹击,明军连发火炮,后金兵再一次冲杀,明军阵营大乱,一败涂地。总兵杜松、王宣、赵梦麟等皆战死。其余将士死者漫山遍野,血流成渠,死尸与军器冲入浑河,如“解冰旋转”而下。后金兵追杀明军直到硕钦山(辽宁省抚顺县营盘西)。

铁背山前杜松被歼,萨尔浒之战的第一个战役也就基本结束。,天`禧^晓′税¢罔· \追?罪/辛/蟑·结.第二个战役是后金兵同明北路总兵马林军及杜松军余部决战。三月二日,马林及潘宗颜分别结营于尚间崖及斐芬山(均在今辽宁省抚顺县哈达近处)。杜松一路后营游击龚念遂、李希泌领车营与骑兵驻扎斡珲鄂谟。明军在尚间崖布阵,绕营凿壕三道,壕外列大炮,炮手皆步立,大炮之外又密布骑兵一层,前列枪炮,其余众兵下马于三层壕内布阵。皇太极参加这一战役是与其父领兵先战龚念遂、李希泌。在这次作战中,皇太极一马当先,率领八旗铁骑突入明军,把其军营冲得东逃西散。皇太极追杀龚念遂于阵中。努尔哈赤正站着观战,代善报告敌人已在尚间崖布阵,他不等皇太极兵到,即急领四五随从于午时到达其处。他见明兵枪炮林立,想先据山上往下冲击,众兵将欲登山,见大明营内兵与壕外兵合,知是来战,又下令不必登山,改为下马步战。先由代善领左翼二旗部分兵策马前进,阿敏、莽古尔泰等随其后,分别杀入敌营,两军展开激烈混战,敌兵被杀大半。六旗兵见此情景,不假整顿军营行伍,即飞奔于大明营中,明兵发炮,后金兵发箭,明兵势不能敌,大败逃走,副将麻岩等战死,马林只身逃跑。血水分流,尚间崖下河水皆赤。*咸′鱼!看_书!枉* .蕪_错.内^容.然后,后金兵转攻斐芬山潘宗颜所部明军。他们以战车为卫,连发枪炮,后金仍突击冲杀,摧毁他们的战车,兵营被攻破,潘宗颜一军全没。叶赫援兵至中固城,听说明兵已败,大惊逃回。

---------------

第二节佐太祖定辽东(4)

---------------

后金兵获得第二个战役的胜利之后,当夜努尔哈赤命令收兵回营。侦探来报南方栋鄂部与清河路明兵正向都城进军。努尔哈赤立即决定派达尔汉领兵一千先行,第二天早晨又派阿敏领一千兵继进。为了刺探确切情报,代善领着二十人扮作小卒前去察看消息。接着莽古尔泰也起程。皇太极急不可耐,乘马到努尔哈赤面前问:“大哥果然先去,我也要同去。”努尔哈赤劝慰他说:“你大哥是扮作哨探,前去探听消息,你要同我在一起行动。”皇太极请求说:“大哥既然已独身去了,我们为什么要留在后边?”说完就走。皇太极求战心切,每战不甘心落后于代善,他经常活动在努尔哈赤身边,受到父亲的重用。当夜后金兵进入赫图阿拉。

第二天即三月四日,后金大军出击宽佃一路刘军,开始了萨尔浒之战的第三个战役。后金军这一路作战的主将是智勇超人的皇太极及兄代善。刘素以勇猛著称,力气大,武艺高,能使一口重一百二十斤的镔铁刀,在马上旋转如飞,人们都称他为“刘大刀”《明史》,卷247,“刘纟廷传”。。但是他勇敢有余,谋略不足,加上同其他将帅有矛盾,终于被皇太极等利用,中了他们的计谋。

从宽佃到赫图阿拉,山险道狭,荆棘丛生。刘自二月二十九日从宽佃出发,行军速度很慢。后金对这一路的防守本来不严,如进军迅速,很可能在后金大军来到之前,已攻入赫图阿拉。但是,实际并非如此。努尔哈赤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