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书院

繁体版 简体版
白马书院 > 清太宗全传 > 第74章完结

第74章完结

---------------

第六节万里疾驰(3)

---------------

在取得蒙古诸部政治上和军事上的支持后,太宗才放心大胆地向察哈尔进兵。*r·a+n′t?x¢t../c¨o¨m¢还在天聪二年(1628年)二月中旬,太宗率精骑在敖木伦地方大凌河上游,蒙语称为“傲木伦”;见张穆《蒙古游牧记》。,闪击了察哈尔所属多罗特部落,俘获一万一千二百余人《清太宗实录》,卷4,7页。,先挫察哈尔锐气。九月,太宗第一次以“盟主”的身份发号施令,征调归附的科尔沁、喀喇沁、敖汉、奈曼及喀尔喀诸部贝勒,各率所部兵马,“会于所约之地”,他亲自率领满、蒙军队西征察哈尔。十九日,在接近敌人目标时,连夜进军,次日黎明,骑兵飞驰袭击席尔哈、席伯图、英、汤诸地,派精骑追逐察哈尔败军,一直追到兴安岭,取得了初步胜利。十月中旬,太宗返回沈阳《东华录》,天聪六年四月。。

天聪六年(1632年)三月。?y\o,u¨p/i^n,x,s~w..,c*o?m*太宗下令征集各部蒙古兵,再次率师远征林丹汗。四月一日,大军出发,西渡辽河,正赶上涨水,太宗与诸贝勒乘舟,人马涉水而过,历二昼夜。经都尔鼻、西拉木轮河、昭乌达等地,沿路各部蒙古纷纷率兵来会,计总兵力十万人左右。在昭乌达(今昭乌达盟)会齐各部蒙古,太宗举行盛大宴会。对他们“率兵多寡不齐,迟速亦异”,分别给予批评或嘉奖,众蒙古首领“皆叩首受命”《东华录》,天聪六年四月。,充分显示了太宗无可争辩的无上权威。

清太宗这次进攻察哈尔,目标直取林丹汗的巢穴,一举荡平察哈尔,统一内蒙古。大军日夜兼程,准备给林丹汗以“出其不意”的致命一击《圣武记》,卷3,“国朝绥服蒙古记一”。。四月二十二日,大军过兴安岭,驻营于大儿湖附近的公古里河。至此,行军已达一千二百里(从沈阳算起),可是,连察哈尔部的一个人影儿也没见到。原来大军内有二个蒙古人中途逃跑,向林丹汗报告了清太宗的军事行动。*如.闻_枉_ ^冕¢废.越^读+经上一次征讨,林丹汗已成惊弓之鸟,一听说后金发大军征讨,“大惧,谕部众弃本土西奔,遣人赴归化城,驱富民及牲畜渡黄河,国人仓促逃遁,尽委辎重而去。”《东华录》,天聪六年四月。太宗下令加速追击。第二天,从察哈尔部逃来一个人。报告说:林丹汗携部众奔库黑得勒酥,距此约有一月程。为解决粮饷,避免马疲,太宗挥军赴归化。行军途中,多是荒无人烟之地,军中粮食接济不上,就靠打猎捕食兽肉充饥。在朱儿格地方,只见黄羊遍野,多得不可数计。太宗令全军分作两翼围猎,不到一天工夫,就捕获了数万只。太宗也参加这项活动,他拉开强弓,每发必中,一矢竟贯穿两只黄羊,他一人就射杀了五十八只!已经是盛夏季节,骄阳似火,天气酷热,又找不到水喝,士兵们干渴难耐,很多都昏倒在道上。因为是夜里行军,这些人掉队也没人知道。走了一夜。第二天好不容易才见到人家,士兵们用一只黄羊换一碗水喝。太宗发现不少士兵掉队,令各牛录带着水去寻找他们。

五月二十三日,大军至木鲁哈喇克沁,分兵前进:左翼由阿济格率科尔沁、巴林、扎鲁特、喀喇沁、土默特、阿鲁等部兵一万,进攻大同、宣府边外察哈尔属地。右翼由济尔哈朗、岳托、德格类、萨哈廉、多尔衮、多铎、豪格率兵二万进归化城、黄河一带。太宗与代善、莽古尔泰统兵继进。三路军日驰七百里,于二十七日分别到达目的地。太宗也在这天中午进入归化城归化,今呼和浩特。明时,为蒙古格根汗居地,后通好于明,受“顺义王”印,因名所居城曰归化。见张穆:《蒙古游牧记》,卷2,“土默特”下注。。从昭乌达会齐各部蒙古兵,到达归化,穷追四十余日,前锋直达黄河木纳汉山。林丹汗闻讯,惊慌失措,“星夜遁去”《东华录》,天聪六年六月。,已先于后金兵抢渡黄河向西逃去。太宗勒兵停止追击,离归化,回师宣府,张家口边外,与明朝地方官员举行议和谈判。他们慑于后金兵威,不敢拒绝,就派官送去不少礼物,太宗也回赠他们,双方定了和议,还进行了贸易。太宗认为此次远征基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