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书院

繁体版 简体版
白马书院 > 希伯来民族简史 > 第21章完结

第21章完结

关于尼希米与以斯拉年代问题尚遗留的一个难题是《尼希米记》中的8:9与12:26中以斯拉与”省长尼希米”曾同时出现的问题,如两人相差半个世纪之久,就不可能出现于同一个场合之中。!k\u?a`i+d+u·x?s?./n·e′t~解经学者的解决办法有二:一是认为《尼希米记》中8:9与12:16两处的“省长尼希米”为后来抄经的人所加入。以斯拉宣读律法书远在尼希米时代之后,尼希米不可能在场,略去“省长尼希米”一词并不影响上下文词义的统一。解决办法之二是认为《以斯拉记》7:7记以斯拉于“亚达薛西王第七年”回到耶路撒冷,应是亚达薛西王三十六年”之误,“三十七”一词漏抄“三十”,于是势必将以斯拉到达时间推迟到亚达薛西王二世第七年的期间。根据这数目字的修正,以斯拉是于公元前428年回到耶路撒冷(即亚达薛西王一世三十七年,亚达薛西一世在位四十年)比尼希米迟17年。尼希米在耶路撒冷工作十二年后,一度回波斯,以后又再度回耶路撒冷,工作至年老终生,后来到达的以斯拉就曾经和尼希米在耶路撒冷合作共事,正如《尼希米记》8:9和12:26所记载的事实。¨衫.八+墈.书?王\ +埂·鑫/嶵-哙·

附:波斯帝国诸王

古列(居鲁士)558~529(赛44:28;45:1、13)

冈比西斯529~522

大利乌一世(大流士一世)521~485(拉6:15;该1:1等)

薛西斯一世485~465(即《斯》1:1的亚哈随鲁王)

亚达薛西一世465~425(尼1:2;2:l)

薛西斯二世425~424

大利乌二世(大流士二世)424~404

亚达薛西二世404~358(拉7:7、11)

亚达薛西三世358~338

大利乌三世(大流士三世)338~331

第八章 希腊时期(The Greek Period)

第一节 希腊的兴起与波斯帝国的灭亡

波斯帝国大利乌一世(公元前521~485年)时就开始发动对希腊的战争,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史称希波战争。?我·地?书?城^ ·免′废~悦/毒/最后波斯战败,宣告波斯时期的结束,进入了希腊时期。

一、亚历山大帝与军事帝国的建立

马其顿位于希腊北部,社会经济发展较晚,以农民为主体。腓力二世(公元前359~336)统治年间,加强王权,逐渐发展军队和舰队,在希腊北部称雄。公元前337年,腓力二世在科林斯召开泛希腊会议,各城邦承认马其顿的领导地位,并宣布向波斯进军。公元前336年,腓力二世在宫庭阴谋中被刺死,儿子亚历山大(Alexander Ⅲ The Great公元前356~323)继位。

亚历山大帝是世界历史上一个突出的人物,他虽然只活到33岁,但在他的武力征战下,建立一个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亚历山大13岁拜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为师,学习伦理学、哲学、地理学、医学等等,但亚历山大更醉心于兵法,致力于向父亲腓力二世学习战略、战术。公元前338年,腓力已成为希腊城邦的霸主,但二年后,腓力二世遇刺身死,亚历山大年20岁继位为王,并开始进攻波斯。公元前334年5月亚历山大击败4倍于己的波斯大军。之后他沿腓尼基海岸南下,占领所有海港,使波斯海军尽失所有基地。公元前332年下半年,亚历山大占领埃及,埃及人拥他为法老,把亚历山大尊为是一颗解除波斯暴政的救星。亚历山大在埃及尼罗河口建立一个大城,命名为亚历山大城,即今日埃及的第二大港亚历山大里亚(Alexandria)。

公元前331年春,亚历山大彻底击溃大利乌三世的波斯残军,占领波斯首都苏萨,大利乌三世在亡命中被部下所杀,波斯帝国从此宣告灭亡。

公元前330年3月,亚历山大继续东进,声言要进军到世界东方的尽头。公元前327年夏,进军印度,印度河之役遭到强烈的抵抗,亚历山大疲惫不堪的军队又受到印度酷暑、暴雨及热带病的袭击,死亡枕藉。亚历山大的远征行程至此已达一万七千六百公里,只得开始从印度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