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占领关中、陇西、西川全部,蚕食了魏韩燕楚赵的大片领土,基本打通了通往六国的战略通道。加之关中地本肥沃,郑国渠造成后,灌田四万顷,农业得到大的发展。在司马错平蜀后,蜀地也成为秦的粮食基地和钢铁木材基地。再加上西北戎狄地区盛产牛马,这些丰富的资源能够支持连年不断的战争。《史记》中说“故关中之地,於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在七国中,只有秦越战越强,就形成了“以秦之强,诸侯譬如郡县之君”的局面,造成了非由秦统一全国不可的客观形势。
公元前221年秦就统一了全中国,最后实现了商鞅变法时所确定的政治目标。至此,法家成了诸子百家中的最大赢家,但是也筑就了法家成败的分水岭,在接下来的舞台上,法家输得一败涂地。
在民主政治制度建立之前,中国历代一贯实行中央集权的专制政体。在这种条件下,要得天下,即推翻一个现存的政权,取而代之,自然只能使用武力和阴谋,因为堂堂正正进行政治斗争无异与虎谋皮,不仅成不了气候,反而自取灭亡。但这恰恰成为得天下者的优势,因为只要达到目的,手段可以不论,无所不用其极,反正不必承担什么政治、道义责任。治天下者行事却不能太过分,至少不能超了人民生存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