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派人到陈胜那里迎接魏咎。旧贵族的势力很活跃,涣散了农民起义队伍。陈胜缺乏经验,决心不够,眼看着分裂局面的形成却无对策。陈胜周围也出现了不团结的现象。
秦将章邯军连败周文,周文自杀。章邯又东逼荥阳,吴广部将田臧杀吴广,迎击章邯,一战败死。章邯进到陈,陈胜败退到下城父(今安徽涡阳东南),被叛徒庄贾杀死,陈县失守。陈胜部将吕臣率领一支“苍头军”英勇接战,收复陈县,处决了庄贾。
陈胜领导的起义其实只有半年就失败了,但是反秦的浪潮却被他激起,继续不断地冲击秦的统治。我们不难看出,民众再次被拯救的迫切希望已经在秦二世短暂的掌权时间内彻底破灭。陈胜领导的起义是民间积怨的爆发口,这一爆发之后,农民军背后的六国旧势力终于等到了机会,灭秦的步伐也如当初被秦灭时那样迅速。
被宠信赵高杀死的秦二世以及贬去帝号称秦王的子婴成为大秦帝国没落的转折,堂堂的大秦帝国,仅仅十余年的辉煌,就灯熄人亡。贾谊在总结秦朝覆灭的教训时说:“陈涉不用汤武之贤,不藉公侯之尊,奋臂于大泽而天下响应者,其民危也。故先王见始终之变,知存亡之机,是以牧民之道,务在安之而已。天下虽有逆行之臣,必无响应之助矣。故曰‘安民可与行义,而危民易与为非’,此之谓也。”这段话的意思是:陈胜不必具有商汤、周武王那样的贤德,不需凭借公侯的身份,而在大泽乡振臂一呼就得到天下人民的响应,其原因就在于人民正处于危难之中。古代圣王能洞察事物变化的规律,知道什么是国家存亡的关键,所以懂得治民之道的关键是让人民过上安定的生活。只要做到这一点,即使有人图谋叛乱,也得不到人民的响应。俗话说“生活安定的民众,可以引导他们行仁义,生活不安定的民众,容易跟着人为非作歹”,说的就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