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书院

繁体版 简体版
白马书院 > 笔底波澜 > 第36章完结

第36章完结

[记事]

1月4日,北京《新中国报》因披露日本侵略阴谋的消息,被京师警察厅查封,编辑何宇澄等被捕,发行人何斐被判处5年徒刑。+衫_叶¨屋* _埂¨欣¢醉?全+

1月4日、27日,曾向上海《亚细亚日报》扔炸弹的杨玉桥、萧梅成先后被处死。但这张以鼓吹帝制为使命的报纸3月3日就停刊了。

4月4日,重庆《正论日报》因非议帝制而遭封禁,发行人张楠、经理陈锡之被捕,张甚至被判处9年徒刑。

5月18日,创刊才十来天的汉口《民报》主办人黎宗岳被炸身亡。汉口警察厅禁止汉口《民报》、《天声报》、《武汉民报》在租界外发行。

7月底,邵飘萍北上担任《申报》驻北京特派员,从8月23日起,他在《申报》发表的《北京特别通讯》广受读者欢迎,迅速成为黄远生之后中国最负盛名的新闻记者。因痛感中国时事新闻被外国通讯社左右,他还自办了新闻编译社,从8月起开始发稿。

8月15日,《晨钟报》在北京创刊,只当了22天总编辑的李大钊撰写了发刊词《〈晨钟〉之使命》。

9月,隐退多年的英敛之将《大公报》盘给大股东王郅隆,《大公报》的“英敛之时代”正式结束。^丸^ ~ `鰰\戦, _已?发+布!蕞?新?蟑`结\10月,年轻的胡政之应聘出任《大公报》主笔兼经理,着手对版式、内容等进行改革。

因长沙《大公报》批评省议员,湖南省议会取消该报记者旁听的权利,还咨请警察厅取缔这张报纸,经过有关方面调停才解禁。

成都《四川新闻》创刊不久即遭川督罗佩金查封。

11月22日,林白水等创办的北京《公言报》因披露当局向美国秘密借款消息,发行人黄希文、编辑王德如被捕。

这年,龙济光在广东设立新闻检查员,扣发所有反袁、拥护共和的新闻、评论。广州《华国报》主笔林灿予因一篇《大盗移国论》遭到通缉。

北京英文《京报》主笔陈友仁因发表反日言论,一度被拘。

1917年:“《新青年》时代”

年初,胡适、陈独秀先后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文学革命论》,率先举起了文学革命的大旗。3月,陈独秀应蔡元培之邀出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新青年》移到北大出版。*墈?书*屋`晓¨说¨徃, !首¢发′在主张“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蔡元培领导下,暮气沉沉的北大迅速成了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中心,民主与科学的摇篮。一个崭新的“《新青年》时代”已呼之欲出。

虽然“批评时政,非其旨也”,但《新青年》的出现有力地推动了新文化、新思想,鼓动风潮,造成时势,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正是从这一年开始,傅斯年、罗家伦等北大学子开始在《新青年》发表文章。以《新青

《新青年》的出现对中国文化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

年》撰稿人群体为代表的新型知识分子开始独立登上了历史舞台,开创了以现代文明为核心的新文化运动。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思想启蒙运动,它的巨大意义早已超越政治层面。

时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

胡适等曾经一度相约“二十年不谈政治”,而致力于思想、教育、文化的实践,也就是在实际政治之外用力。但是他们在《新青年》发表的一系列振聋发聩的言论,确实是横扫千军如卷席。“以披荆斩棘之姿,雷霆万钧之势”,陈独秀、鲁迅、胡适、吴虞、李大钊、刘半农、钱玄同、高一涵、易白沙、周作人等一代知识分子,第一次向孔教、礼法、贞节等国粹,向旧艺术、旧宗教、旧政治等发起了全面的、猛烈的冲击,第一次大力提倡西方的“自由、平等、独立之说”,张扬自由自尊的人格、独立自主的人格,不是仅仅局限在政治层面,而是全方位地要引进新的文化、价值。也是第一次激烈地、大张旗鼓、毫无妥协地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

其中的主角无疑是陈独秀。1940年3月24日,他在《中央日报》发表《蔡孑民先生逝世后感言》,不无自豪地说:“五四运动,是中国现代社会发展之必然的产物,无论是功是罪,都不应该专归到那几个人;可是蔡先生、适之和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