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书院

繁体版 简体版
白马书院 > 机密档案:第二次大战盟军最高司令部内幕揭档案 > 第95章完结

第95章完结

9 月2 日,星期六,艾森豪威尔乘坐他的B—25 飞机从格朗维尔起飞,去会见住在凡尔赛的布雷德利。/叁·叶_屋¨ ,罪,辛`璋.结*庚*欣!哙`凯·萨默斯比在她的日记中写道:“艾森豪威尔谈到,他准备让巴顿吃苦头,因为他的战线拉得过长,给补给带来了困难。”他迄今还没有看出这恰恰是巴顿的意图——无视上级的指示,我行我素。当天晚上,巴顿和霍奇斯两位军长来到布雷德利司令部,会见艾森豪威尔。艾森豪威尔滔滔不绝谈论未来的“伟大的德国之战”,并且用伟大的普鲁士军事家克劳茨威兹的例子来说明自己意见的正确。而已顿反驳说,当年克劳茨威兹指挥的大军不但没有机械化的装备,而且其规模也不及他指样队伍的四分之一,他一个人就指挥了四十五万人。巴顿试图说服艾森豪威尔,命令第一军和第三军立即向齐格菲防线挺进,因为德国人已经失去了抵抗能力。然而艾森豪威尔固执己见,拒绝分散必要的汽油和弹药。巴顿心想“如我们等待下去,势必会等出一场伟大的德国之战来。”他把这个想法写在日记本上,然而大概没有向任何人透露过。?幻.想?姬, ?首*发¢

更使巴顿恼火的是,艾森豪威尔极力推崇后勤首脑J.C.H.李的工作,在巴顿看来,他的工作一无是处。由于他未能结巴顿的汽油补给,连入冬前夺取胜利的机会都可能被葬送掉。巴顿在日记中写道:“艾克从千到过前线,也没有实战体会,因此,他事事小心谨慎。而布雷德利、霍奇斯和我则积极主张果断地前进。”霍奇斯的日记进一步证实,连他这位平时头脑冷静、沉默寡言、谦让的将军也被深深地激怒了。他是从他设在比利时边界附近森利斯的司令部驱车来的,“同艾森豪威尔将军、布雷德利将军和巴顿将军举行了一次冗长的会议,”霍奇斯在日记中以第三人称的形式记述道,“按照霍奇斯将军的观点,至少可以说,会议的结果‘并不完全令人满意’..霍奇斯对整个方案并不完全满意的原因是,他认为他能够摆脱缺油的困境。在德国人溃逃之际,追击甚至不可有一分钟的停顿。”霍奇斯深有体会地接着写道:“给第一军下达的命令屡次变卦,这就不得不使人有时候觉得那些‘上面的人’在下命令时似乎也没有一个明确一贯的概念,而他们却指望靠这类命令来突破德国边境。!t.i.a-n¢x+i*b`o¢o/k~.^c¢o′m.”

会议开得令人沮丧,在返回格朗维尔的途中,艾森豪威尔乘坐的B—25飞机的一个排气消声器发生了故障,他改乘一架小型的L—5 联络机。飞行途中,刮起了强风,驾驶员不得不紧急着陆,降落在圣让德托马附近的海滩上。在帮助驾驶员把飞机推出海滩时,艾森豪威尔的腿部严重扭伤,他在8 月份曾经伤过另一条腿的膝部,并且卧床一个时期。眼下,他又得卧床休养了。

由于决定把布雷德利的大举推进摆在蒙哥马利的行动之后,布雷德利感到很不是滋味。因此,在巴顿和这位集团军司令之间就开始了一笔大的秘密交易。巴顿过去一直瞧不起布雷德利,背后称他是“跑龙套的”。布雷德利立即给巴顿打了个电话,然后赶去向巴顿私下保证说:他的集团军所得的任何补给,第三军都可以分享一半。除此之外,他还许诺说,他准备再派四个师的兵力给巴顿。如果巴顿现在就能突破下一道障碍——摩泽尔河,那么,他会有另一种打算。实际上,他不会不让巴顿从正面突破齐格菲防线,继而挥师直指莱茵河。至此,巴顿开始对布雷德利刮目相看。

蒙哥马利已经全盘获胜,然而他并不知足。在如何选择合适的进攻路线问题上,他像狗缠着骨头一样,继续纠缠着艾森豪威尔不放。9 月4 日,他发报给艾森豪威尔称:“我认为,目前我们已进入这样一个阶段:全力以赴向柏林展开大举进攻,很可能马到成功,就这样结束德国的战争。”当时,没有足够的补给提供给两路挺进的部队——蒙哥马利向鲁尔推进,以及巴顿取道梅斯和萨尔的进军。这位元帅要求当机立断,优先考虑鲁尔战役。接着,他在电报中说:“你如果同意此方案,我们也许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