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一下。如无异议,我高兴在明天午饭时见到你。要知道,我目前很难从这个战场上脱身。”
翌日,艾森豪威尔夏电,否定了上述建议。在此之前,他已经着手研究把杰克·德弗斯的第六集团军——连同亚历山大·帕奇将军的美国第七军(该军也已经在法国南部登陆)一起——归他统一指挥。他拟订了一个宏伟的作战方案:三路集团军同时全部压向德国边境,齐头并进,像压路机一样一点一点地从德国开过去。艾森豪威尔在与布雷德利和强硬的巴顿将军谈话之后才做出这个反应,似乎有点马后炮。然而,他还是恢复了原来的主意:大面积地突破“西墙”——齐格菲防线,并越过莱茵河。这样就可以从他所讲的德军军事力量的垮台中捞一把。也就是说,他不但要萨尔,而且要攻克鲁尔。艾森豪威尔断定,现在是让巴顿再次大显身手的时机,“以便我们能以圆满地实现关于本次战役的最后阶段的原来的构想。”他在9 月5 日这天写道。
巴顿对艾森豪威尔改变主意,当然欣喜若狂。9 月7 日,巴顿对第三军的随军记者发表谈话,富有涛意地表达了他的夙愿。他说:“我希望像射穿一只鹅那样穿过齐格菲防线。”在谈话当中,他又别有用心地附加了一句当时人云亦云的谎言:“陆军无帅蒙哥马利所指挥的第二十一集团军十分惊人的推进把整个事情全部给搅乱了。”到底谁的“事情”被搅了呢?是希特勒的还是巴顿的?他在谈话中没有说明。然而这些却无碍大局。在到达莱茵河之前,巴顿是不打算再停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