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书院

繁体版 简体版
白马书院 > 机密档案:第二次大战盟军最高司令部内幕揭档案 > 第127章完结

第127章完结

房屋的屋顶摧毁了德军据守的地下室。扫清了前进道路。那天下午,柯林斯亲眼看到一辆履带式坦克失去控制。滑出路面。滚到山下,坦克手身亡。这是一场殊死的决斗。

在钳形攻势另一侧的顶端,即巴斯托尼的南面,战斗愈演愈烈,因为敌人,特别是不可一世的纳粹德国党卫军顽强抵抗巴顿的进攻。巴顿想起在西西里时。自己受挫的那段不光彩的经历,在1 月4 日的日记里忧虑地写道:“第十装甲师非常年轻而又缺乏战斗经验,屡屡失利,遭到很多不应有的损失。也有一些枪杀俘虏的不幸事件(我希望我们能够对此秘而不宣)。”不久以前,在尤德施泰特攻势的早期,一支武装党卫队在马尔梅迪近枪杀了很多美国人,他们的尸体并排曝置于野外,犹如市场上堆积出售的木材——巴顿以前这样描述过种情景。他是在一次反攻被阻遏之前不久说这话的。美国的战况宣传机构称这一事件为暴行,即著名的“马尔梅迪事件”。史汀生曾将这一插曲老老实实地向罗斯福作了讲述。

当突出地带的战斗进入最后阶段的时候,美国指挥官们再次发生了意见分歧。霍奇斯赞同慢而稳的方案。战略轰炸机司令斯巴茨则主张重复“眼镜蛇”计划。1 月1 日他冒着被巴顿的高射炮子击落的危险飞到了列日,询问霍奇斯将军即将发起的进攻需要怎样的空中支援。霍奇斯拒绝接受在柯林斯第七军团的阵地前面对敌军作地毯式轰炸的建议,并要斯已茨继续按照原来的作法行事。斯巴茨把他对布雷德利和巴顿过的话告诉了霍奇斯:“接连不断的坏天气将使德国入得以重整旗鼓。因为最好抓住时机,立即进攻。”他离开霍奇斯之后,便口授了一篇私人笔记,说霍奇斯将军和他的参谋们没有给他留下好印象;他们似乎缺乏进攻的胆量,巴顿专注地观察着变得越来越坏的天气警告说,如果德国人决定在巴斯托尼打一场硬仗,他们能够削弱钳形攻势。他主张最好对突出地带的中心部位发动袭击,那时德国人将会惊慌失措而考虑撤退。这样便能以较小的代价换取胜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