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书院

繁体版 简体版
白马书院 > 从草根到皇帝:刘备的奋斗 > 第75章完结

第75章完结

刘备见孙权是这么个态度,火“腾”地一下就上来了:给你个软钉子你不碰,还非要把头往铁板上撞,难不成要我来硬的?

他告诉孙权:“益州地险民富,刘璋虽无能,但足以自保;张鲁虚伪多诈,未必会听从曹操的指挥。^咸~鱼^墈_书~罔\ _哽!歆.嶵+哙?今天你要远征,前线在巴蜀、汉中,后方是长达万里的补给线,就算是吴起、孙武再世,恐怕也没有胜战的把握。另一方面,曹操虽然有无君之心,但毕竟是帝国丞相,有些人见曹操在赤壁打了败仗,便以为他气力已尽,不会再有企图,殊不知曹操三分天下已有其二,对于江东早已虎视眈眈,如今同盟之间相互攻伐,等于给曹操可乘之机,绝非好计。”

刘备最后“同盟无故自相攻伐”这一番话语带双关,一方面将刘璋纳入到反曹的轴心,另一方面却是再次强调“孙刘联盟”的重要性。现在曹操在北方实力仍不容小觑,我们自己人之间应该团结一致,不要随便生衅,否则都没有好果子吃。

孙权当然不会接受这样的答复,他决定硬干。?x/i?n.k?s·w+.?c?o·m\于是他动员江东水军,由孙瑜带领进驻夏口,强硬地表达了攻打益州的态度。

刘备也不甘示弱,他亲自进驻长江口岸的孱陵,下达封锁长江的命令,由关羽屯江陵,张飞屯秭归,诸葛亮据守南郡,然后发信告诉孙瑜:“如果你真要打益州,我就算披头散发归隐山林,也不能失信于天下。”

一时间孙、刘两家进入一级战备,长江两岸战云密布。

既然双方都已经到了动刀动枪的地步,那么紧张的气氛便不可能再向上堆叠,否则当真打起来,吃亏的绝不是会是曹操。所以为了避免开战一决生死,必将有一方要做出让步。

最后还是孙权选择了让步,他毕竟不是真的要攻打益州,只是想借机试探一下刘备的底线,现在目的已经达到,于是便召回了孙瑜,孙、刘两家暂时和解,紧张的气氛受到压制。

倘若孙权劳师动众真的只是为了测试刘备的顺服程度,那么他的确已经达到了目的——刘备完全不听话。!兰·兰¨文^穴¢ .已¢发.布?醉~薪+璋¢劫\

这次测试除了“不听话”之外,还有一点令孙相当不安,那就是:刘备在短时间内就已经在南郡扎下了根,轻轻松松就能封锁住长江水道,而孙权却拿他一点辙都没有,这才是最可怕的。

从刘备的角度来看,孙权这次的“无理冲撞”倒是给了他一个加分的机会,相信经过这次冲突之后,刘备“顾全大局、誓死捍卫反曹同盟”的义士形象会更为鲜明和深入人心。

更重要的是,当刘璋得知刘备差点为了自己和孙权翻脸时,必然是感动得痛哭流涕。他在政坛打滚了这么多年,终于盼到了善良与正义的回报,找到了一个值得信赖的伙伴。

就这样,交错复杂的建安十五年在周瑜的丧歌、孙权的焦虑、刘备的大兴土木和刘璋的感动中画上了句点。

然而,那位一直没啥动静,蛰伏了整整一年的大人物,这个时候终于休整完毕,准备重新出现在公众的视野里。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三月,曹操对张鲁宣战。

帝王梦想

曹操在建安十五年休息了一整年,除了发表了一篇著名的《让县自明本志令》外,没做出什么大事。

建安十六年一开始,并州就发生了“商曜之乱”。曹操派遣夏侯渊与徐晃前往讨伐。三月,曹操突然宣布,对割据汉中的五斗米教教主张鲁开战。

汉中是指今天陕西省南部一带,以秦岭与大巴山为界,形成一个独立的地理区块,张鲁便是在这里实践他道教建国的理想。曹操对张鲁的宣战之举,就像是北美的蝴蝶鼓动翅膀一般,被点到名的张鲁没有太大反应,反倒是其他割据势力都陷入到龙卷风暴之中。

首先是盘踞在关中地区的小军阀们,一听说曹操要经过他们的地盘去攻打汉中,马上像是被针扎到屁股一般跳了起来。他们结成了同盟,在韩遂与马超的带领之下进驻潼关,向曹操发起挑战。之后的一整年,曹操便致力于对付这些剽悍的西凉部队。

曹操攻击张鲁的第二个蝴蝶效应,就是促成了刘备的入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