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我们必须从头开始讲述益州的故事。
益州位于帝国的西南疆,是十三州中地域最广大的一州,可分为北、中、南三个区块。最北边是东西狭长的汉中盆地,汉水从西向东流贯其中,与荆州的襄阳地区相连。中部是巴蜀平原,相当于今天的四川省,是益州的精华地区。南方则是包括今天云贵高原和滇西纵谷的南中地区。在东汉末年,汉文化才刚刚进入这一带,在北方帝国的眼中,这里是标准的“不毛之地”、“化外之地”。
益州中央的巴蜀平原又可分为“东巴西蜀”两块地域,东边的巴郡大致以江州(今天的重庆)为中心,向北沿着渠江水系,经过宕渠等地进入大巴山区,向东则顺着长江通过三峡,与荆州相连。
至于西边的蜀地则以成都平原为中心,在东汉末年时设有蜀郡、广汉与犍为三郡,号称“三蜀”,成都城就位于蜀郡和广汉郡的交界处。向北沿着涪江是著名的古蜀道,经过雒城、绵竹、涪城、梓潼、葭萌等重要关隘,直入汉中的阳平关。这一带不仅经济繁盛,也是汉文化最早扎根的地方。西汉时期大文豪司马相如与哲学家扬雄皆出自成都,可见此地的人文水准,已不亚于中原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