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有完,他接着又写道:
“另一方面,张飞等军已入犍为,三路齐发,蜀军如何能挡?此外,益州道路已与荆州相通,荆州将有更多援军到来,倘若再加上孙家的盟军,刘备的后备实力完全无虞。*k^e/n′y¨u`e*d\u/.′c`o!m?现在刘备已取下巴东、广汉与犍为三郡,巴西也即将沦陷,益州最精华的蜀地已遭破坏,东方和北方的重要关卡鱼复与白水都被攻陷,将军您孤守成都与雒城,指挥着越来越少的军民,胜败之势不言而喻。”
最后,法正以感性的笔调进行收尾:
“将军您身边的参谋只是苟且偷安,不肯用心抗敌,到时候刘左将军大军压境,您的左右必定背叛,可能还会危害到您的人身安全及家室。法正我虽承担不忠的罪名,但自认为并没有违背圣贤道义,而刘左将军顾念旧情,并没有加害之意,您可以考虑变通一下,以保护家族安全。”
精彩!实在是精彩!
都说流氓会武术,谁也挡不住,但若跟不要脸的文人相比,就只能是小巫见大巫。¢看\书^屋?暁.说′王? ·追~醉¨新+璋^踕,人家动动嘴皮子,耍耍笔杆子,就能倾覆政权;反观流氓,即便练成了葵花宝典,最多也只能到宫里当个死太监。
从另一方面来看,法正有如此文笔,嘴上功夫如此出众,也难怪他会继庞统之后成为刘备的新欢。所以笔者奉劝各位年轻人,平时多读读书,多写写文章,有个好文笔,将来找工作都容易一些。
大约就在劝降书寄出的同时,雒城攻防战也已到了最后关头。建安十九年夏天,州从事张任率领雒城守军出城,和刘备军在雁桥进行决战,结果蜀军依旧不敌,张任被俘。
刘备希望张任投降,但张任却义正词严道:“老臣绝对不事二主。”
刘备只好将张任处斩,深为叹惜,而雒城也在不久后沦陷。
张任是蜀郡的张家班出身(张松、张肃、张裔、张裕都是蜀郡人),他家境贫寒,靠着“胆勇”晋身为州从事。在《三国演义》中,小说家也许是觉得蜀中无名将,缺乏对抗性,所以把张任塑造成一位名将,不但在落凤坡干掉了庞统,还几度围困刘备,甚至让诸葛亮喊出“先捉张任,后取雒城”的口号。¨2,芭.墈?书/旺. -首^发?
可惜的是,在历史上,他和刘备的两次作战都告失败,在账面上能提的,大概也只有最后宁死不降的气节。不过遗憾的是,比起严颜来,张任真的是为主尽忠而掉了脑袋,但偏偏文天祥的《正气歌》中没有提及,少了伟大的歌颂者,使得张任的忠勇被掩埋于历史的风沙之中,着实令人惋惜。
雒城一陷,成都便成为孤城,刘备大军继续南下,与张飞、赵云、诸葛亮等军胜利会师。
自成都城楼头向外瞭望,四面尽是刘左将军的旌旗,铺天盖地,声势惊人,工兵沿着包围线挖出一道道的壕沟,云梯、投石车在各阵营中缓步移动,发出动人心魄的声响。
——相信这便是刘璋当时眼中所看到的情景。
但成都并不是一座简单的城市,当时整座城池内还有精兵三万,米粮辎重可供一年之用,最重要也是最难得的是,成都的官员百姓都是二牧政权(刘焉、刘璋)的死忠子民,他们愿意殊死抗战,对抗那些不义的侵略者。
如果说一万名死战的雒城人可以撑上一年,那三万名死战的成都人势必将带给敌人更大的伤害。刘备当然明白这一点,他筑起包围圈,锁住这座孤城,期待围城的压力能摧毁成都人的意志。
然而这一战略并未奏效,两个月过去了,成都依旧坚挺,而随着北方夏侯渊的部队逐步平定凉州乱事,曹操将更多的目光投向这边,时间的压力也渐渐转移到了刘备这边。
假如照这么继续抵抗下去,假如那个人没有出现,也许历史可能真的会被改写也说不定。当然,历史是不能够假设的。
就在刘备进退两难的时候,一支生力军,或者说一个人的加入,改变了整个局势。这个人并没有贡献什么奇谋诡计,也没有为成都攻防战流下哪怕一滴血汗,他仅仅只是出现而已,便彻底摧毁了成都人抗敌的决心。
这个人名叫马超。
天煞孤星
马超也是《三国演义》中重点塑造的人物之一,基于“击败过曹操的都是大帅哥&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