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趁着齐军在魏国东部大破魏军,亲率秦军围攻魏国西部的旧都安邑。
韩昭侯趁着诸强与魏混战,出兵征伐东周国,攻取了巩县周边的高都(河南洛阳西南)、利邑(今地不详)、陵观(今地不详)、廪丘(今地不详)。
昭奚恤上朝,向楚宣王进言:“春秋初年楚武王称王至今,历代楚王志在代周,决不容忍其他诸侯称王,吴称王则伐吴,越称王则伐越。魏国从魏文侯以来,称霸中原三世,然而忌惮强楚而不敢称王。如今齐威公一胜魏国,立刻称王,大王不可不伐!”
楚宣王不愿与魏、齐同时敌对,不采其策,听任齐威公称王而不伐。
庄周十七岁,曹商十一岁,继续师从子綦学道,研读《老子》。
庄周说:“经过夫子解说,意旨恍惚的《老子》不再难以理解,确实每字每句都是阐发《归藏》泰道,贬斥《周易》否术。不仅‘负阴抱阳’是阐发泰道,‘知雄守雌’、‘知白守黑’、‘柔弱胜刚强’亦然。但是弟子仍有一疑:老聃处于春秋末年,殷商灭亡已有五百多年,老聃从何得闻《归藏》泰道?”
子綦说:“殷商灭亡虽久,《归藏》泰道却未湮灭。一是周朝太史仍然执掌《连山》、《归藏》、《周易》三易。二是宋国仍然传承《归藏》,所以孔子和我都至宋得见。三是宋国以外的殷商遗民,仍然传承伏羲泰道,比如老聃之师常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