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书院

繁体版 简体版
白马书院 > 庄子传:战国纵横百年纪 > 第59章完结

第59章完结

大祭之前,宋桓侯观看庖丁解牛。/鑫_纨. ¨ ¢神!颤. ^吾·错·内!容/

庖丁手之所触,肩之所靠,足之所踏,膝之所顶,无不合于音律。动作合于《桑林》祭舞,运刀合于《经首》节奏。

宋桓侯问:“人之技艺,怎能达到如此境界?”

庖丁放下刀说:“我之所好,乃是天道,超越了人技。我学习解牛之初,看见的乃是全牛。三年之后,不再看见全牛。时至今日,我仅凭心神相遇,不用肉眼观看。感官知止,心神欲行。依照牛体的天然肌理,批开大缝隙,直入大空档,因循牛体的固有构造。我的刀,连关节、经络、筋腱、软骨也不会碰到,何况大骨?普通庖人用刀砍骨,必须一月一换刀。优秀庖人用刀割肉,必须一年一换刀。我的刀用了十九年,解牛数千头,刀刃仍像刚在磨刀石上磨过一样锋利。牛体关节都有空隙,然而刀刃没有厚度。没有厚度的刀刃,进入必有空隙的牛体,小缝隙也游刃有余。尽管如此,凡是遇到筋腱骨肉纠结之处,我仍然怵惕戒惧,目光凝止,放慢动作,运刀轻微,直到牛体分解,如土堕地。我提刀而立,四顾外境,踌躇自适,善刀而藏。·0+0¢暁_税-枉- _已_发-布_醉,歆-蟑.结~”

宋桓侯说:“太美妙了!寡人听闻庖丁之言,领悟了养生之主。”

庄周二十八岁,受县令差遣,前往商丘上交蒙邑漆税。

庄周返回蒙邑,告诉子綦:“我在商丘,结识了庖丁。庖丁告诉我,如今宋桓侯被戴剔成囚禁,唯一乐事是观看庖丁解牛。夫子曾言,有道不废技,无技不成道。庖丁是否已经由技进道?”

子綦赞叹:“庖丁虽是匠人,却已由技进道。庖丁所说‘善刀而藏’,合于老聃之言‘光而不耀’。”

庄周问:“为何领悟养生之主,就能由技进道?”

子綦说:“养生分为养身和养心,养身仅是养生之次,养心才是养生之主。”

庄周问:“领悟养心是养生之主,是否已经领悟天道?”

子綦说:“没有。/咸.鱼+看*书- ~追+罪-薪′蟑*踕_我讲个故事,你就会明白。”——

庚桑楚师从老聃,学成以后,住在北方畏垒山。

南荣趎慕名拜见庚桑楚:“我年岁已经很大,应该怎样努力,才能悟道?”

庚桑楚说:“保全你的身形,葆养你的德心,不要把你的思虑用于钻营。三年以后,或许能够悟道。”

南荣趎说:“我闻道太迟,听了先生教导,仅仅到达耳朵,无法进入心灵。”

庚桑子说:“我已词穷。土蜂不能驯化豆虫,只能驯化桑虫。越鸡不能孵化鹅蛋,鲁鸡却能孵化鹅蛋。鲁鸡和越鸡,物德之质并无不同,但是鲁鸡能够孵化鹅蛋,越鸡不能孵化鹅蛋,乃因物德之量不同,才之小大有异。我德薄才小,不足以教化你。你不如南行拜见老聃,或许能够悟道。”

南荣趎携带干粮,南行七天七夜,到达老聃客居的宋国沛邑。

老聃问:“你从庚桑楚那里来?”

南荣趎说:“是。”

老聃问:“你为何带来很多人?”

南荣趎吃惊回头。

老聃问:“你不明白我的话?”

南荣趎惭愧叹息:“我不知如何回答,更加不敢提问。”

老聃说:“你盲从众人,已经丧失真德。如今虽想复归真德,然而不得其门而入!”

南荣趎说:“病人若能自言病情,说明尚未大病。我不能自言病情,说明已经大病。假如我乍闻大道,喝下猛药,必将加重病情。不敢请教大道,愿闻养生之经。”

老聃说:“你想明白养生之经?你能持守真德而不再丧失吗?你能无须卜筮而预知吉凶吗?你能止于外境危殆而不受利禄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