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薄。我求道一生,至死不能悟道,岂非天命?’”
庄子叹息不已,与东门四子子祀、子舆、子犁、子来一起,埋葬了子桑。
蔺且说:“雨刚开始下时,大家欢欣异常,感激天道仁慈。虽然我们制陶,只盼天晴,不盼下雨,但我也很高兴终于下雨了。现在大雨不止,又从大旱变成大涝,很多人没被饿死,却被淹死了,大家又抱怨天道无情。”
庄子说:“农夫喜欢不旱不涝,风调雨顺。陶匠不怕大旱,就怕大涝。天道无所亲疏,既不会迎合农夫,也不会迎合陶匠,此即《老子》所言‘天道无亲’。天道既非有情,也非无情。我讲个故事,你就会明白。”——
每逢大旱,天帝都会分遣云将雨师,前往天下各处,根据不同旱情,行云布雨。
分管宋国的云将,今年恰好生病。天帝就命宋襄公代往,命他用柳枝沾上净瓶的甘露,洒下三滴。
宋襄公担心三滴甘露难救大旱,倾空了净瓶的全部甘露。
天帝勃然大怒:“天上一滴甘露,地上一场透雨。别国旱情较轻,仅需一滴甘露。宋国旱情最重,只需三滴甘露。你不知天道之妙,妄动仁义之心,如今宋国已成泽国,大涝比大旱夺走了更多人命。庶民自居仁义而害人,所害之人有限。君王自居仁义而害人,所害之人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