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书院

繁体版 简体版
白马书院 > 庄子传:战国纵横百年纪 > 第131章完结

第131章完结

魏牟说:“智者之言,愚人当然不能明白。^x-x.k`s^g?.+c¨o¢m/后箭的箭镞,射中前箭的箭羽,乃是箭术高超。箭到眼眶前面,没碰睫毛而坠落于地,乃是箭势已尽。此即所谓强弩之末,不能穿透鲁缟。先生何必怀疑?”

子舆说:“公子与公孙龙交游,怎会不为其圆谎?我还能举出他更为过分的言论。公孙龙哄骗魏襄王:‘人心有意,必不能同。言有所指,必不能至。天下之物,人类无法穷尽。飞鸟之影,从未移动。一根头发,能引千钧。白马非马。孤犊未尝有母。’这种违背类别、不顾伦理的谬论,真是无穷无尽!”

魏牟说:“先生不能领悟至人之言,竟然以为过分。其实过分的乃是先生!人心无意,就能同心。言无所指,意始能至。唯有恒常的天道,才能穷尽天下之物。鸟飞在天,投影常改,错觉为移,实未移动。头发能引千钧,因为力量均衡。白马非马,因为白是可视不可触之色,马是可触不可视之形,形、色互相分离。孤犊未尝有母,因为有母即非孤犊。”

子舆说:“假如这些言论,并非出于公孙龙之口,而是出于我口,公子还会认为有理吗?”

魏牟沉默良久,然后告退:“请待他日,再与先生辩论。.求¨书^帮\ \庚*歆.最,筷^”

楚人黄缭问惠施:“先生遍历万物,可否告知:天为何不会坠落,地为何不会下陷?”

惠施说:“天地开辟之前,浑沌之气如同鸡子。天地开辟之后,轻清的阳气,上扬为天,所以不会坠落;重浊的阴气,下沉为地,所以不会下陷。先生与杞人一样,不知天地本质,才会担忧天坠地陷。”

黄缭说:“杞人担忧天坠地陷,我并不担忧天坠地陷。先生自以为明白天地本质,自以为明白天不坠、地不陷的原因。那么请问:天地开辟之后,天之阳气为何不再继续上扬,地之阴气为何不再继续下沉,天地之间为何没有越来越远?”

惠施说:“自古至今,无人问过原因,也无人知其原因。”

黄缭说:“并非如此,伏羲所画泰卦、否卦,早已明其原因。天居阳上之位,而有阴柔之质,所以覆盖万物而永不下坠。地居阴下之位,而有阳刚之质,所以承载万物而永不下陷。天质阴柔而阴气下行,地质阳刚而阳气上行,因此天地之气相交,上下交通成和,万物生气盎然。?零+点·墈·书· `已*发.布′醉,欣·彰*洁.这就是伏羲泰卦所示泰道。如果天居阳上之位,又有阳刚之质,必将因其轻清而继续上扬;如果地居阴下之位,又有阴柔之质,必将因其重浊而继续下沉;那么天地之间必将越来越远。如果天质阳刚而阳气上行,地质阴柔而阴气下行,必将天地之气不交,上下不通而败,万物死气弥漫。这就是伏羲否卦所斥否术。”

惠施大为窘迫:“先生所言,我曾听宋国老聃之徒庄子说过,莫非先生也是老聃之徒?”

黄缭说:“正是。我们老聃之徒,全都主张天柔地刚、君柔臣刚的泰道,全都反对你们孔子之徒、墨子之徒鼓吹天尊地卑、君尊臣卑的否术,因为人道必须效法天道!只有君主居于阳上而阴柔,臣子居于阴下而阳刚,才能君臣相交,上下通气,言路大畅,上无所蔽,下无所隐,君爱其民,民爱其君,最终国泰民安。如果君主居于阳上又阳刚独裁,臣子居于阴下又阴柔谄媚,必将君臣不交,上下不通,言路大塞,上有所蔽,下有所隐,君虐其民,民仇其君,最终国否民痞。当今天下,唯有我们老聃之徒崇尚泰道。你们孔子之徒、墨子之徒,遍布天下,出将入相,迎合否君,鼓吹否术,所以天下大否,战祸不断。”

惠施说:“我们墨子之徒,同样反对孔子之徒,更主张非攻偃兵。”

黄缭说:“孔子之徒尊崇三代以降的世袭之君,对于不圣不贤的世袭之君,仍然要尊要讳。墨子之徒尊崇五帝以前的禅让之君,对于世袭之君、不圣不贤之君,尽管不尊不讳,但是对于禅让之君、圣贤之君,仍然主张‘上之所是,下必是之,上之所非,下必非之’。所以墨子之徒尽管反对孔子之徒,鼓吹否术并无不同。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