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书院

繁体版 简体版
白马书院 > 庄子传:战国纵横百年纪 > 第131章完结

第131章完结

主奉行儒墨否术,怎能兼爱万物?墨家禅圣让贤,禅到不圣不贤的唐姑果,分崩离析,变成三派,各奉巨子,互相攻击为别墨。墨家内部尚且互攻,怎能非攻偃兵?”

惠施哑口无言。

庄子六十五岁,惠施从大梁来信。

蔺且问:“惠施与公孙龙,究竟辩论什么?”

庄子说:“辩论的是名相与万物的关系。惠施主张用名相合同万物,公孙龙主张用名相离析万物。”

蔺且问:“二人谁更近道?”

庄子说:“惠施辨析名实,偏于万物之实。公孙龙辨析名实,偏于万物之名。二人各有相对之理,然而均未抵达超越万物名实的天道。相对而言,惠施合万物,同万名,离道稍近;公孙龙离万物,析万名,离道稍远。”

蔺且问:“二人有无相同之处?”

庄子说:“辩者的相同之处,就是雕饰他人的德心,改易他人的命意。只能战胜他人之口,不能服膺他人之心。”

蔺且问:“黄缭与惠施,又是辩论什么?”

庄子说:“辩论的是天地之道与万物名实的关系。黄缭问的是天地之道,惠施囿于万物名实,尚未明白黄缭之问,就不加推辞而应对,不加思虑而回答,遍及万物一一解说。说而不停,多而不止,仍然以为说得太少,于是添加各种怪论。辩者的实质,仅是反对他人而抬高自己,只求胜过他人而猎取声名,因此与众人不能调适。惠施弱于葆全内德,强于博通外物,实为误入歧途。以天地之道,观照惠施的博物之技,一如蚊虻的徒劳飞舞,对于万物有何用处?惠施的名学,充当众技之一,尚可称为杰出,然而未达天道。惠施不能凭其大才自我安宁,散于万物而不知厌倦,最终以善辩闻名,辜负了天赋大才!惠施放纵其才,不得正道,追逐万物,迷途不返,如同用发声制止回响,让身形与影子赛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