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行危欲求安,造祸而求福,计浅而怨深,连结一人之后交,不顾国家之大害,此所谓‘资怨而助祸’矣。夫以鸿毛燎于炉炭之上,必无事矣。且以雕鸷之秦,行怨暴之怒,岂足道哉!燕有田光先生,其为人智深而勇沉,可与谋。”太子曰:“愿因太傅而得交于田先生,可乎?”鞠武曰:“敬诺。”
鞠武该怎么跟他的学生说呢?“夫行危欲求安”,做这么危险的行为,而最后希望得到安全?“造祸而求福”,每天都在招来祸端,而最后希望求得福报?“计浅而怨深”,智谋如此浅薄,却和别人结下如此深重的怨恨?
为了结交一个新朋友,却不顾为国家招来大害,这不就是增加怨恨并助长祸端吗?就像拿着大雁的羽毛放在炉炭之上,然后希望一定没事,有这个可能吗?太子丹你的对手是犹如凶禽的秦国,你的行为又会惹来秦国的暴怒,那结果还用多说吗?鞠武明知道没办法,可他是太子丹的老师,他还是得帮太子想办法。于是他介绍了田光先生。
出见田先生,道“太子愿图国事于先生也”。田光曰:“敬奉教。”乃造焉。太子逢迎,却行为导,跪而蔽席。田光坐定,左右无人,太子避席而请曰:“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田光曰:“臣闻骐骥盛壮之时,一日而驰千里;至其衰老,驽马先之。今太子闻光盛壮之时,不知臣精已消亡矣。虽然,光不敢以图国事,所善荆卿可使也。”太子曰:“愿因先生得结交于荆卿,可乎?”田光曰:“敬诺。”即起,趋出。太子送至门,戒曰:“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之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田光俯而笑曰:“诺。”偻行见荆卿,曰:“光与子相善,燕莫不知。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形已不逮也,幸而教之曰‘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光窃不自外,言足下于太子也,愿足下过太子于宫。”荆轲曰:“谨奉教。”田光曰:“吾闻之,长者为行,不使人疑之。今太子告光曰‘所言者,国之大事也,愿先生勿泄’,是太子疑光也。夫为行而使人疑之,非节侠也。”欲自杀以激荆卿,曰:“愿足下急过太子,言光已死,明不言也。”因遂自刎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