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奶牛示范农场和中国人营养结构改良
我到任驻华农业和科技公使以后启动的第一个重大农业技术合作项目,是永乐店示范奶牛场。′微^趣,晓?税′ \已-发?布`蕞!欣-漳\結-这是继永乐店中以示范农场之后,我在中国开展的第二个农业项目,碰巧都在同一个地点。开展中国-以色列之间在奶牛生产技术领域里的合作,既因为中国十分需要,也因为以色列在牛奶生产技术方面成就显著。以北京三元奶牛公司原有一家农场为基础的北京永乐店奶牛示范农场,获得巨大成功。中国人的一个梦想早在公元前6000-8000年前,古人就学会驯养动物以满足人们的饮奶需求。黄牛、野牛、山羊、绵羊甚至骆驼都在驯养之列,现在世界不同地区都靠这些动物为人类供给奶品。我没有喝过骆驼奶,但据说味道不错,也可能。发酵奶制品如奶酪也有了几百年的历史。在地球北部地区如欧洲和北美洲,人们日常习惯吃用较多的奶和奶制品,而在热带地区和远东国家,传统食物中牛奶所占分量则很少。中国是传统上不习惯饮用牛奶的国家之一。中国人喜欢蔬菜而不吃奶制品,而奶制品含有丰富的重要营养成分钙。有意思的是,中国人不像美国人,他们不需要太多的钙来防止骨质疏松,因为中国人对动物蛋白的消费较少。另一个与中国人消费牛奶有关的重要问题是,大部分中国人不耐受乳糖,这就是说,他们不能吸收牛奶中的糖份 乳糖。根据有关资料报道,上世纪90年代中国人均牛奶消费量大约为5公斤,2000年为7公斤,2005年为9公斤。,咸_鱼+墈.书,蛧. *毋`错*内*容/我估计,目前达到了更高水平。但不同地区的差别很大,城市人均消费量达到20公斤,而农村只有4-5公斤。相形之下,根据同一份资料,2005年瑞典、荷兰以至以色列的人均牛奶消费量超过200公斤。应当指出,中国奶和奶制品消费量的增长开始虽然较晚,但发展很快。前任国家主席江泽民说过,他希望看到学校里每个学生每天喝上一杯牛奶。这是牛奶生产大发展的一个信号。后来现任国家总理温家宝在重庆考察时也指出,“我有一个梦想,要让每个中国人特别是小孩,每天都能喝上足够的牛奶。”这就是说,不光是学生而是每个中国人!当温总理说这话的时候,人民已经开始着手将梦想变成现实。1994年我回到中国考察永乐店示范农场运行情况,遇到邻近的三元牛奶公司的领导,我对他们说,中国农业发展的下一步重点将轮到牛奶行业 了。对方不以为然,他们告诉我说,这不现实,这是梦想,中国人不喜欢喝牛奶,特别不吃类似奶酪这样的奶制品, 他们看不到牛奶行业有什么大发展。话音未落,江泽民主席发出的上述号召使情况立即改变,大家一下子明白了发展牛奶生产的重要性。2000年我赴任以色列驻华公使,接到三元公司打来电话,他们称我是“牛奶业的预言家”。我不否认,这是对我的称赞。今天面对中国奶牛业的巨大成就,我不禁想,从中国牛奶事业发展的历史来看,江泽民的作用是不能磨灭的。项目起死回生还在我和三元公司的朋友谈到牛奶行业的发展前景时,我就向以色列政府建议和中国合作建立现代化奶牛场,并将建议书留在了大使馆。^8′1~k!s.w?.^c!o?m¢过了几年,以色列农业部长埃坦于1997年访问中国,他准备告诉中国政府,以色列准备另外开展一个农业合作项目,但他暂时拿不准什么样的项目具有吸引力。部长到了北京,就这个问题与大使馆人员进行商议,才听说几年前奥尔默特先生就写就了一份报告。有人从抽屉里找出我那份多年的建议书并交到了部长手里,于是这位以色列农业部长告诉中国农业部长说,以色列准备帮助中国建立一家示范奶牛场。部长在北京宣布这个决定的时候,我正在以色列忙于别的工作,还想不到这个项目有实施的前景。我到大使馆上任后听说这件事情,知道我的想法将付之实施,心里十分高兴。但是我也发现,奶牛场项目什么事情也没有做,农业部答应了的事石沉大海,我们太没面子了。
关键是以色列国内有关部门通气不够,资金问题没有落实。我想出了一个主意,将项目移交给以色列外交部负责国际合作的部门办理,农业部将项目拨款转交外交部。我是从农业部出来的,认识部里说话算数的重要人物,于是便找到秘书长和部长本人提出建议,要求将项目的预算转到外交部负责国际合作的专门部门,以便推动项目的实施。经我不断施加压力,谢天谢地,最后总算达成一致,农业部接受了我的建议,外交部也十